5月3日,是《義勇軍進行曲》首次灌制90周年紀念日。日前,位于徐匯區衡山路811號的《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完成全面展陳升級,向公眾開放。
百代小樓,這座見證了中華民族最強音誕生的歷史建筑,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通過300余件珍貴歷史文物,以及沉浸式場景還原、前沿科技互動體驗,全方位、多維度展現國歌背后的故事。
歷史場景真實還原
紀念館一樓以“國歌誕生”為主題,復現了1934-1935年百代唱片音樂部的歷史場景。
包括參照歷史照片和文獻記載復原的聶耳在百代公司任職期間使用過的辦公桌,觀眾可以借助桌上的電子展陳設備,通過一段現場還原度極高的視頻,看到曾經每天陪伴聶耳的鋼筆、墨水臺等辦公用品,以及《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草稿和修改筆記等展品。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展區內設置的“創作時間軸”,集中展現了聶耳在短短7個月內創作的42部作品,其中,《翠湖春曉》《金蛇狂舞》等民族器樂珍品的創作手稿和錄音尤為珍貴。
百代小樓一樓還發生過許許多多非常精彩的歷史故事,聶耳、任光、夏亞夫、電通臨時合唱團、百代國樂隊等歷史人物和音樂團體都在此留下了足跡。
此次展陳更新,二樓的整體布展思路獨具匠心,以《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為串聯路徑,“歷程”“刻印”“余音”“搖籃”“覺醒之聲”“民族號角”“日月新天”“東方風來”“復興路上”等展陳板塊,沿著音符的延伸軌跡逐一呈現。飛揚的旋律如同一條曲折靈動的“觀展動線”,引導著觀眾“前進,前進,前進進”。
珍貴藏品集中亮相
百代小樓此次展陳升級,集中展出了多件珍貴藏品,最具歷史價值的當屬首版《義勇軍進行曲》母盤(編號A2395),這是1935年由任光主持錄制、俄籍音樂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配器的最初版本唱片,標志著《義勇軍進行曲》首次正式“唱響”世界。在展覽現場,你可以聆聽到經過數字化修復的原始錄音,讓人瞬間“穿越”到熱血澎湃的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錄制現場。
除了《義勇軍進行曲》,這一時期還誕生了一大批催人奮進、激情澎湃的優秀音樂作品。如《抗敵歌》,原名《抗日歌》,是中國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歌曲,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黃自有感于神州山河遭敵寇侵略荼毒,作《抗敵歌》欲喚起人民抗敵愛國意志;更早一些的《五四紀念愛國歌》,由國立音專創始人蕭友梅作曲,是我國第一首直接歌頌“五四”愛國運動的歌曲,首刊于1924年5月4日《晨報副刊》第三版,并于當日由蕭友梅在北京青年會國民音樂大會上親自指揮歌唱。這些壯懷激烈的歌曲的曲譜,都將在百代小樓的新展陳中亮相。
此外,現場還展示了1949年第一張國歌唱片及當年10月1日《文匯報》“國歌唱片今日灌成”的報道原件,《解放區的天》《軍隊向前進》等新中國首批黑膠唱片,以及接管大中華唱片廠的珍貴歷史影像資料。
科技賦能沉浸體驗
本次展陳升級的最大亮點在于將現代科技與歷史展示完美結合。入口處的多媒體電子屏循環播放著影片《百代會客廳——時空匯響》,宛如《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前奏,瞬間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那個氣壯山河的風云時代。
二樓的展陳不但追溯了中國唱片工業百年來的科技發展歷程,還匯聚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誕生于此間的眾多精品唱片實物展品,觀眾可以通過現代化展陳設備,聆聽老唱片中那些回蕩著時代余響的“聲音記憶”。
除了當代新科技,“當年”的高科技展品也值得一看。據悉,一臺生產于20世紀30年代的百代公司原聲大喇叭唱機復刻裝置,即將入駐百代小樓。這臺擁有巨大外置喇叭的手搖式唱機原件現展陳于上海圖書館東館,是英商東方百代有限公司用于審聽樣片、檢驗唱片質量的專用唱機,歷經風雨,保存至今完好無損,還能播放出高質量的聲音,堪稱老唱機中的珍品。這臺唱機也曾出現在1999年上映的電影《國歌》中——電影畫面中,田漢的戰友們正在監獄墻外通過一臺手搖唱機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唱片,而這張唱片,正是由電通公司合唱隊演繹的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
徐匯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百代小樓不僅見證了國歌的誕生,更承載著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歷程。此次升級改造,我們邀請了音樂史專家、展陳設計師和科技團隊通力合作,力求打造一個既有歷史厚重感又充滿互動趣味的文化空間。希望廣大市民和游客通過參觀,深入了解國歌背后的故事,感受音樂與城市文化的深厚淵源。”
據悉,為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百代小樓還將在五一期間舉辦《聆聽百代》公益導覽和音樂快閃等精彩活動。
參觀指南:
《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11號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五一期間正常開放)
溫馨提示:五一期間參觀人數較多,建議錯峰出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