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星美凱龍原執行總裁高爽職務侵占案迎來終審判決。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謝某、高某職務侵占罪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高爽因在公司業務中通過虛增服務費非法侵占公司資金,數額巨大,被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二十萬元。
案件回溯至2021年,紅星美凱龍控股股東紅星控股與重慶璧山區政府簽訂1億美元外資投資協議,高爽作為時任執行總裁,全權負責外資引入工作。
在此期間,高爽經同事謝某介紹結識中間人袁某。在知曉袁某要求的業務費用低于其他資方報價后,高爽與謝某等人私下商議,與袁某約定:
在紅星美凱龍按13%(390萬美元)支付服務費給袁某后,袁某將其中3%(9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01萬元,扣除稅費等)返還給高爽等人。高爽與謝某達成七三分成協議,最終高爽分得349.3萬元。
案發后,高爽于2023年5月24日被抓獲,次日刑事拘留,6月30日被逮捕,7月7日取保候審。在審理過程中,高爽的辯護人提出,高爽增加3%服務費作為獎勵獲得了時任董事長車建新的同意,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司財物的目的,且公司未遭受財產損失。
但法院查明,盡管車建新最初簽署情況說明稱“口頭同意3%獎勵”,但隨后又自愿出具情況說明否認這一說法,在司法機關介入后的詢問中,車建興均堅稱從未同意給予高爽3%的獎勵。
法院認定,高爽身為公司工作人員,在商業活動中違背對本單位的忠實義務,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報開支套取單位資金據為己有,行為已構成職務侵占罪。
值得注意的是,高爽在案發后認罪認罰,并全額退賠了公司經濟損失,獲得公司諒解,這成為法院從輕處罰的重要考量因素。
兩年虧損超50億
近年來,紅星美凱龍業績大幅下滑,深陷虧損泥沼。
2024年,紅星美凱龍實現營業收入78.21億元,同比下降32.08%;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9.8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4.61%。
事實上,自2023年廈門國資建發股份豪擲63億元入主后,紅星美凱龍便陷入虧損泥沼。
2023年,紅星美凱龍歸母凈利潤虧損22.16億元,如今連續兩年累計深度虧損近52億元,幾乎將之前三年盈利總和全部吞噬。
對于業績虧損擴大,紅星美凱龍在年報中解釋,主要受相關產業發展波動影響,商場和商戶經營情況均受到沖擊,商場出租率和租金出現階段性下滑。
為支持商戶持續經營,紅星美凱龍穩商留商優惠增加,這直接導致2024年自營及租賃收入同比下降21.0%,為53.60億元。
2024年,紅星美凱龍委托經營管理收入為14.60億元,同比下降28.1%,主要歸因于委管商場數量減少以及委管項目履約進度放緩。
另外,紅星美凱龍建筑裝飾服務收入為3.32億元,同比下降77.5%,主要是受相關行業收縮影響,公司項目數量減少、存續項目工程進度放緩。
紅星美凱龍2024年的其他收入為6.69億元,同比下降45.4%,主要源于聯合營銷和商業策劃收入減少。
盡管整體業績不佳,但紅星美凱龍也有一些積極信號顯現。
2024年第四季度,紅星美凱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7.48億元,已連續兩個季度為正。同時,自營商場平均出租率也略有提升,上升至83.0%。
在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24年底,紅星美凱龍貨幣資金提升至37.95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較上年末下降56.83億元,資產減值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較上年末收窄7億元,但公司流動比率僅達0.31,短期債務壓力仍然不小。
美凱龍的衰敗與轉型
1986年,紅星美凱龍的前身“紅星家具”以一個小家具作坊的形式誕生,在創始人車建新的帶領下從木業起步。
此后幾年,車建新的木器生意越做越大,逐漸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經驗。1991年,他投資100多萬元創立紅星家具城,開啟了家居零售的探索。
1996年,紅星美凱龍首創“市場化經營、商場化管理”的平臺模式。 2000年,紅星美凱龍品牌正式推出,首個品牌商場開業。
此后,紅星美凱龍不斷創新升級,先后推出了多代不同風格和功能的商場,從情景化布展到體驗式購物,再到融入科技、藝術元素,始終引領著家居賣場的潮流。
2015年,紅星美凱龍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8年又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國內家居零售“A+H”第一股。
巔峰時期,其商場數量一度超過萬達,總資產達千億規模,被譽為全球“mall王”,在全國230城建立了478座商場 ,車建新也憑借紅星美凱龍的成功躋身胡潤全球富豪榜,成為中國家居首富。
然而,自2019年起,紅星美凱龍的發展開始遭遇波折。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疫情的沖擊,成為其衰落的兩大導火索。
與此同時,紅星美凱龍還涉足房地產中介和購物中心業務,多元化經營使得資金需求大增,公司過度依賴杠桿,借錢開新業務,疫情三年期間,旗下全部業務遭受重創,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
紅星美凱龍 2023-2024年連續虧損,2023年營收約115億元,同比下滑18%,歸母凈利潤虧損22.16億元;2024年營收降至78.21億元,同比再降32.1%,歸母凈虧損擴大到29.83億元,兩年合計虧損近52億元。
面對困境,紅星美凱龍積極探索轉型之路。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推行“3+星生態”發展戰略,堅守家居、家裝、家電三大主營業務賽道,拓展汽車、餐飲、社區服務等新業態,試圖構建“家”核心多元生態圈。
例如,與建發汽車合作推出汽車智能生態綜合體“π空間”項目,引入新能源汽車展示銷售;在商場內增加餐飲娛樂業態,豐富消費者體驗。
然而,這些新業態尚處培育期,短期內難以填補主業收入缺口,對整體營收貢獻有限。
“小木匠”的商業帝國垮塌
從600元借款起步,到締造龐大的“紅星系”商業帝國,車建新的創業歷程曾是商業傳奇。
車建新出身江蘇常州農家,16歲踏上木匠學徒之路,3年后出師并帶了5個徒弟。1986年,20歲的他憑借借來的600元創辦手工作坊,次年成立青龍木器廠。
1991年,他投資100多萬元創辦江蘇省第一家家具專營店——紅星家具城,這便是紅星美凱龍的雛形。
1999年,車建新開啟買地自建商場模式,2000年設立上海真北商場,成為“紅星美凱龍”品牌首個商場。此后,連鎖家居商場迅速布局全國。
2015年,紅星美凱龍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7年,車建新決定大舉進軍房地產,并喊出千億目標開啟大規模拿地模式。
2018年,紅星美凱龍在A股上市,成為中國家居A+H第一股。
在紅星美凱龍的高光時刻,車建新的商業版圖野心不斷膨脹,開啟多元化擴張之路。
2009年前后,車氏家族涉足房地產開發,相關業務裝入紅星企發。紅星企發旗下紅星地產巔峰期進入全國房企前60,紅星置業則由車建新妹夫徐國峰掌舵,兩個平臺年銷售額最高達700多億元。
2013年,車建新成立商業板塊,2018年啟用“愛琴海集團”品牌,一度籌備赴港IPO。2019年,他創辦房地產中介平臺美凱龍愛家,一年內招聘近萬員工,開設500多家門店,還獲得阿里巴巴43.594億元投資,試圖在互聯網電商時代分一杯羹。
但攤子鋪得太大,讓紅星控股的負債總額從2017-2020年大幅攀升,最高點逼近2000億元。2020年9月,其流動負債高達1120億元 ,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2021年,房地產下行疊加疫情沖擊,“紅星系”家居、地產板塊業績雙雙下滑,車建新開始“斷臂求生”。
2021年7月,他將紅星企發70%股權作價40億賣給遠洋集團及遠洋資本,2023年6月,又將紅星美凱龍29.95%股份以62.86億元轉讓給廈門建發,失去上市公司實控權。
即便如此,紅星控股的債務危機仍未緩解。 截至2023年底,紅星控股負債合計325.25億元,一年內到期借款本金和逾期利息超60億元,賬上不受限貨幣資金僅1.1億元,資不抵債,只得申請破產重整。
車建新的“紅星系”帝國崛起于家居零售行業的黃金時代,卻因過度多元化擴張和對房地產行業的深度捆綁,在市場下行周期中陷入危機。
未來,紅星美凱龍在新控股股東建發股份的帶領下能否走出困境,“紅星系”商業版圖又將如何演變,市場正拭目以待。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