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世界冠軍積分榜上,紅牛以第三名暫居,僅靠維斯塔潘在日本站的勝利打破了邁凱倫在開季的統治。
不過,紅牛車隊的開局并不如預期順利,RB21賽車未能達到理想的表現目標。原本團隊希望透過簡化RB20設計并擴大操作窗口來提升車輛調整的自由度,但最終RB21仍是一輛復雜且難以駕馭的賽車。
角田裕毅在頂替表現掙扎的勞森后迅速投入比賽,雖然他從初登場起就展現出不錯的潛力,但適應期仍未結束。紅牛對他在新環境中迅速適應且承受巨大壓力的表現給予了積極評價。
觀察角田目前在紅牛的資格賽表現,可以發現他在適應RB21特性時遇到了一些挑戰。在日本站的Q2最后一圈,他未能刷新圈速;巴林站則在10號彎出現失誤;沙特伯站在4號彎出口也犯了錯,這些失誤情況與勞森當初遇到的問題相似。
角田指出,紅牛賽車的車頭反應比小紅牛敏銳得多,這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為了提高穩定性,他選擇了較高的下壓力設定,而維斯塔潘則慣用較輕后端的設定,以追求更高的直線速度。
角田坦言,他目前對RB21的理解還不到一半,正在努力摸索輪胎預熱以及設定優化的方法。他指出,RB21賽車在極限操作時不僅難以掌控,且缺乏一致性,使得找到穩定表現更加困難。尤其是在當前輪胎對溫度極為敏感的規則下,正確的輪胎管理變得至關重要。
角田也贊賞維斯塔潘能夠依據不同條件靈活調整暖胎圈節奏,而自己仍未完全掌握這一細節。他認為,或許是因為目前駕駛時還未能完全放松所致。
除了對賽車的適應,角田也在努力與新任賽道工程師Richard Wood建立默契。在巴林站時,他曾開玩笑說,也許應該和Woody晚上出去喝一杯,藉此增進彼此間的關系。
與在小紅牛的經驗不同,那時候的新工程師Ernesto Desiderio早已熟悉角田的工作方式,使得交接過程順利許多。
為了加快角田在紅牛的融入進度,車隊也安排了密集的模擬器訓練以及使用RB19賽車的實地練習,在這兩周的空檔中,于賽道進行RB19的TPC測試,希望能讓他在沒有比賽壓力的情況下積累更多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