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年報不僅是一份財務成績單,更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窗口。
然而,紫天科技、ST新潮、天茂集團、金力泰、*ST恒立這5家公司卻因年報“難產”陷入退市危機,讓29萬股民深陷焦慮,發出“停牌,想割肉都割不掉”的無奈吶喊。
紫天科技的困境最為復雜棘手。
2024年5月公司聘請北京亞泰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為2024年度審計機構,但直至2025年4月11日,雙方仍未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并且紫天科技還欠付2023年度審計費用,最終導致亞泰國際終止合作。
這使得紫天科技年報披露陷入僵局,無法在法定期限內完成披露。
禍不單行,紫天科技還深陷財務違規漩渦,2022年和2023年年報出現大額預付賬款與存貨列示錯誤,甚至涉嫌虛增營業收入。
ST新潮則因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導致年報難產。
原定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但因定期報告涉及的部分財務信息需進一步補充提供,預計無法按時披露。
天茂集團因定期報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進一步補充提供,可能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
其業績也不容樂觀,2024年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受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影響,增加計提準備金,盡管采取了優化產品結構等措施,但仍無法抵消增提準備金帶來的影響,造成虧損。
金力泰在2024年年度報告的編制及審計過程中,由于涉及年度報告中財務信息等重要事項的核實查證程序未完成,需與相關方多輪協調溝通,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
*ST恒立由于定期報告部分信息需進一步補充,且深圳旭泰會計師事務所未按約定開展審計工作,公司于4月29日下午3點后才收到審計報告等相關專項報告,導致審計委員會無法審議相關議案,進而無法在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
公司還存在2024年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而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財務會計報告和內部控制報告也存在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風險。
對于這5家公司年報難產,股民們反應強烈。
許多股民表示,自己的投資決策完全被打亂,原本指望通過及時披露的年報來判斷是否繼續持有股票,現在年報難產,股票停牌,想要割肉止損都變得不可能,資金被困其中,損失難以估量。
從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來看,上市公司年報難產不僅損害了投資者利益,也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和健康發展。
這5家上市公司的年報難產事件,給整個資本市場敲響了警鐘。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應加強內部管理,規范財務運作,重視審計工作,確保年報按時、準確披露;對于投資者來說,要提高風險意識,在投資時充分考量公司的潛在風險,不能僅僅依據過往業績或短期表現進行決策。
在未來,隨著資本市場監管的日益嚴格,只有合規經營、穩健發展的公司才能在市場中立足,而那些存在問題的公司必將面臨市場的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