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支隊林縣籍隊員追記之一
——進軍福建
長江支隊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是解放戰爭時期,華北局執行黨中央、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戰略部署,由太行、太岳兩區共同于1949年3月在河北武安縣組建而成的一支4000多人的南下干部隊伍。這支隊伍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設福建作出了突出貢獻。
1948年,解放戰爭進行第三個年頭,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全面反攻,全國解放指日可待。9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奪取全國政權的任務,要求我黨迅速地有計劃地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工作的干部。”會議決定:“在解放戰爭第三年內必須準備好三萬至四萬下級干部、中級干部和高級干部,以便在第四年內軍隊前進的時候,這些干部能夠隨軍前進。”根據這一會議精神,華北局于12月份決定:太岳、太行兩個區選調一批得力干部,組建一個南下區黨委,包括黨、政、軍、群,省、地、縣、區的全套班子。南下區黨委下轄6個地級班子,每個地級班子下轄5個縣級班子,每個縣級班子下轄5—9個區級班子。每縣編120人左右。決定作出后,兩區各級黨委迅速召開會議進行了傳達貫徹。
1949年3月22日,太行、太岳兩區選調的干部先后齊聚河北武安,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學習培訓后,4月25日出發,向江南挺進。
南下區黨委對外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各地級班子為一個大隊,專員任大隊長,地委書記為政委;各縣級班子為一個中隊,縣長任中隊長,縣委書記任教導員;各區級班子為一個小隊,區長任小隊長,區委書記任指導員。此時,長江支隊共轄有6個大隊、30個中隊、199個小隊,另有3個區直屬中隊和6個地直屬中隊,共有干部4100多人。
原計劃長江支隊接管蘇南地區,但根據形勢發展,中央決定提前解放福建,長江支隊隨第三野戰軍入閩,接管福建全境。
為了追尋南下干部的足跡,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南下精神,10月18日,我市新聞中心與黨史研究室一行4人南下漳州,采訪了張全金、石有泉、王治國、崔伍喜、郝錦章等仍然健在的部分林縣籍老干部和南下干部后代楊少衡、袁平海,走訪了漳州市長江支隊研究會和黨史研究室,拜謁了谷文昌紀念館……時間雖短,但在千里之外的閩南“鳥語”之地聽到南下干部終生未變的鄉音,看到他們與閩南人民一起修建的且或多或少留有“林縣痕跡”的一項又一項像紅旗渠一樣的民心工程,讓我們一再感動。
長江支隊永載史冊!南下精神永葆青春!
微信公眾號ID:LinzhouInfo
來源:林州市新聞中心 崔國紅《長江支隊林縣籍隊員追記》(2014-11-14)
投稿/建議請發郵件:627005285@qq.com
【欄目導航】
【紅旗渠專題】
紅旗渠視頻 紅旗渠傳奇 百家講壇
豫劇紅旗渠 精神傳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