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是我國古代珍貴的文化遺產。它數量巨大、分布地域廣闊、綿延時間長,生動詮釋了漢代人不懈追求長生永樂的精神世界。西漢從武帝開始至上而下掀起了全社會追求長生成仙的熱潮,漢畫中大量的西王母圖、升仙圖、扁鵲治病圖等都反映了這一思想。同時,漢代人也非常注重現世生活的享受,漢畫中大量的樂舞百戲圖、庖廚圖、宴飲圖等表達了人們對現世享樂的重視。漢代廣州雖處僻遠之地,但也受到了主流思想的影響,漢墓畫像出現了相關題材。本次講座立足廣州漢墓畫像視角,深度解析漢代社會盛行的長生信仰與世俗享樂的社會圖景。
講座是“人間鏡像——廣州漢晉墓葬的生命敘事”展覽的重要補充,并與之形成有機關聯。展覽中的玉握、玉塞、玉璧等玉殮葬文物,是漢代“以玉護魄”“靈魂升仙”觀念的物質化表達,漢畫中的升仙符號與玉殮葬儀式共同構建了“死后成仙”的生命終極想象。本次講座旨在通過學術解讀,串聯圖像敘事與物質文化,為觀眾準確理解“人間鏡像”展覽主旨提供歷史語境與思想脈絡,呈現漢代廣州人對生死命題的獨特回應。
主講人簡介
劉茜,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考古暨歷史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浙江大學文學院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藝術人類學博士后,四川大學宗教學博士后。曾在國內外《哲學研究》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中國歷史研究》)《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史哲》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課題5項,出版專著3本。曾獲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及宋代文獻學、文學及中國傳統文化。
講座安排
講座主題:長生永樂——漢畫的精神世界
講座時間:2025年5月9日 15:00-17:00
講座地點: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圖書閱覽室
參與名額:40人
報名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5月7日24:00
公眾號 | 廣州博物館
視頻號 | 廣州博物館
小紅書 | 廣州博物館
微博 | 廣州博物館
撰稿 | 常絲茗
美編 | 秦 陽
校對 | 鄧穎瑜
審校 | 林 暉
審核 | 朱曉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