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是每位家庭主婦做菜的好幫手。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調味品就占了三四件,可見其重要性。調味應因人而異,因人的體質類型而異,調對了,既飽口福,又利體質。現選六種常用調味品作一簡介:
1 鹽 鹽是烹調的主要調味品,梁代名醫陶弘景曾說:“五味之中,為此不可缺”。其味咸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滋腎、通便、止嘔和消炎。
2 糖 種類有四,赤砂糖(黑糖)味甘性溫,營養價值最高,含微量元素最多,功能溫中祛寒,產婦補血多用之。白砂糖味甘性寒,功能潤肺生津,干咳無痰者可用此潤肺。飴糖(麥芽糖)味甘性溫,功能補氣健胃,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者只要胃酸不高,舌苔不膩者,即可服食。蜂蜜味甘,生者性涼,熱者性溫,《神農本草經》稱能“安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藥”,但舌苔厚膩者當忌。
3 酒 味辛性熱。黃酒能調味,白酒有大毒,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稱酒可以“壯膽辟寒、利血養氣”、“行藥勢、劑諸肴、殺鳥獸鱗介諸腥”因此中醫認為酒為百藥之長。
4 醬 味咸干性平。豆瓣醬功能除熱、止煩滿,殺百藥及熱湯火毒,殺一切魚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蟲、蜂毒等。
醋 味酸性溫。古代觀察它能治諸瘡腫積快、心腹疼痛等。現代研究發現醋能軟化血管,對諸如流感、膽道蛔蟲、濕疹及神經性皮炎等也有一定療效。
5 五香粉 現售五香粉多由桂皮、干姜、芫荽、茴香、甘草等組成,它們都是大辛大熱的中草藥,其溫中散寒的作用很強,內熱重的人宜忌口。
我們的日常飲食,除供應必需的營養物質外,還會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對身體平衡和生理功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晌,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這種影響作用就變得非常明顯。藥食同源,每種食物和調味品都有各自的性味、歸經,如有疑問,可咨詢專業的中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