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星導演的《人生開門紅》沒能迎來票房開門紅,上映首日拿到2600萬,排片占比16.2%,結果上映第二天就縮減至10.4%,還不如口碑稀爛的《雷霆特攻隊*》,目前預測內地總票房1.3億,如果真能達到,片方分賬4000多萬,在動輒投資三四千萬的當下,《人生開門紅》能回本就算不錯,想賺錢很難。
電影排片占比下滑嚴重,主要歸咎于電影口碑一般、差評較多,很多觀眾會放棄這一部轉投其他電影,上座率只有5.3%,低于其他影片,影院肯定會減場次。而這也是惡性循環,場次減來減去,只剩下上午和深夜的排期,看的人更少、上座率更低。
這樣的結果不冤枉,《人生開門紅》品質確實不盡人意。易小星改編了法國電影,同時融入了接地氣的直播帶貨元素,想法是好的,大的故事框架也早就立起來了,易小星沒整理成一副好牌,而且也沒能打好。
最大的問題是電影沒拍好。唯一還算像樣的是故事主線,常遠飾演的周大江本來是賣烤腸的小商販,結果機緣巧合,她和鄧家佳飾演的小海茉被人抓拍同款合影,之后安排成了CP,走上“人生巔峰”,開始直播帶貨。進了這個行業之后,他意識到了行業的黑暗、潛規則,和老板秦天龍(王耀慶 飾)的種種惡行,最終決定將這一切曝光,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不是知道改編自法國電影,《人生開門紅》的敘事邏輯和起承轉合,和董潤年的《年會不能停!》實在太像了,都是無名小卒有了一次機遇走上人生巔峰,周大江是炒作CP,《年會不能停》里的大鵬是被錯誤的招進集團。后面也都是發現了上面的惡行,并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曝光。
電影講述故事應該力求完整、流暢,可《人生開門紅》不停的用支線湊時長、用低俗段子博笑點,用夸張的表演和毫無營養的臺詞將電影分割成一個個的小單元。比如客串出演的蔡國慶,飾演騙財騙感情的渣男,和電影主線沒有任何關系,拿到也不會影響故事發展,但卻被放到電影里,只為博觀眾低俗一笑。
又比如王耀慶、田雨、于洋等,本來都是不錯的演員,結果在電影里都是嬉笑怒罵、浮夸表演,好演員都被浪費了。
說到底,初代視頻網紅出身的易小星,導演功底欠缺,他胸中少了大格局、大氣象和大的統籌能力,劇本本身就散亂零碎,電影拍出來更是災難,他是在用短視頻、短劇的邏輯和方式拍電影,結果就出來這樣一部不倫不類的產物,怎么可能會有好口碑?
再說為什么說易小星沒打好。
就算一手爛牌,易小星本來也有贏的機會,如果不適合當地主(上院線),就可以當農民(上網絡)謀求贏的機會,也不是沒機會翻盤。
試想一下,《人生開門紅》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好陣容,如果直接做成網大發行,平臺會喜歡,觀眾也會喜歡,花四五十塊錢買票的少,但花三五塊錢在線點播的可就多了。細心的觀眾能夠發現,當下的網大整體品質越來越好,不上院線是因為網大的錢更好賺。
一是網大分賬高,不像院線發行,只能拿到37%左右,而且還要扣掉宣發費,最終剩不下多少,網大要劃算得多;二是網大回款更快,不像院線電影要等到電影下映,發行方結算之后才會回款。
而且,一旦做成網大,易小星就有更多可操作的空間,比如把《人生開門紅》剪成100集的短劇,每集1分鐘放到短劇和視頻平臺上,目前“充值過億”的短劇多如牛毛,就算從今年開始幾乎全面免費了,但廣告收入可能都比票房收入高了,主要出品方之一的易小星,錯過了賺一個億的機會。
而且試想一下,《人生開門紅》里有大量直播帶貨的元素和段落,完全可以做成戲中戲,在直播帶貨里放直播帶貨的素材,甚至可以將其替換成真的直播帶貨商品,挖掘更多盈利空間。真的沒必要糾結成就要拍成院線電影,坑觀眾的錢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