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它會分泌胃液保護胃黏膜,人吃了東西進入胃部后,消化液會將這些食物進行分解、消化,并且吸收其中的營養元素。所以,人們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養護自己的胃部,防止胃出現問題。
不過,現在的人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平時養成了不少壞的生活習慣,對胃造成不小的損傷。建議平時要多注意自己的一些異常表現,及時發現胃部問題,防止引發胃病。
如果飯后有這4種異常情況,可能是胃部出現了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一是飯后出現腹部脹痛
民以食為天,人通過吃飯來給身體提供能量,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但是有些人吃了飯之后總是有腹部脹痛的情況,只有在食物消化完畢之后才能有所緩解,但是到了下一餐進食之后又會重復這樣的痛苦,這時候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胃部有了問題。
二是吃飯之后會持續打嗝
胃部受到損傷,可能導致膈肌受到牽連,出現打嗝的情況,而且一般的打嗝現象不需要多久就能有所改善,但是胃部出現問題,可能引發飯后持續打嗝,甚至這種情況可以幾個小時不停。
三是飯后總是腹瀉
胃有了問題,消化功能出現異常,消化不良的情況經常發生,甚至有些人吃完飯之后就有腹瀉的癥狀,排出的糞便顏色也與以前大不相同。
四是飯后有嘔吐的現象
有些胃病患者還有飯后反胃、嘔吐的癥狀,將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之后,不適感會減輕不少。
胃總有了問題,想要完全恢復是很難的,所以,平時要想法保養胃部,避免胃病加重。
1、合理膳食,確保營養全面、均衡
想要讓身體吸收全面且均衡的營養,一日三餐要保證食物多樣化,多吃富含蛋白質豐富的瘦肉、魚類、豆類、奶制品,每餐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通過攝入多種食物中的營養素,滋養身體,養護胃部。
同時要謹記生活中有些食物是不能多吃的,像油炸類、腌制類、燒烤類的食物中有很多的脂肪、鹽分,還有很高的熱量,甚至有些食物中還添加了不少化學物質,如果吃多了這些食物會傷害身體,日子久了還會損傷胃部,引發不少胃部問題。
當然,飲食習慣除了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之外,還有怎么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建議一日三餐要按規律吃,盡量定時定量進食,尤其要避免饑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減輕胃部負擔。
還有吃飯時不要狼吞虎咽,每口飯細嚼慢咽,經過幾分鐘咀嚼之后的食物對胃的負擔較小。平常要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也不可吃太燙的東西,平時盡量吃溫食,減輕對胃黏膜的刺激,養好胃部身體更好。
2、進餐時盡量使用公筷公勺
眾所周知,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會損害胃部健康,甚至引發嚴重的胃病。但是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是不分餐的,就算去外面吃飯,也很少有人使用公筷、公勺,這種飲食習慣最容易傳染細菌,甚到出現交叉感染。
所以,建議大家吃飯時不要隨意給別人夾菜,不管是家人聚餐,還是在外面應酬,應該盡可能使用公筷和公勺,平時也可以分餐。
3、盡早戒煙戒酒
想要保持胃部健康,煙酒最好不要沾,煙草中有多種有害物質,抽煙太多會吸入很多的有害物,損害胃部健康,而酒精會刺激胃黏膜,大量喝酒損傷了黏膜組織,有害物質更容易入侵胃部,導致胃病進一步加重。
因此,建議年輕人要盡早戒煙戒酒,越早戒對身體的損傷就越小,也容易讓身體各個器官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