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規范施工程序,嚴格按照參數開展灌漿作業,確保施工質量?!薄拔逡弧鼻跋Γ陆笫瘝{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正酣,通過視頻連線,秦名奎遠程指導現場鉆探灌漿施工作業,全力沖刺大壩下閘蓄水節點目標。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于灌漿施工的部位點多面廣,最深需穿透近50米的松散砂卵石層,工程任務艱巨。自2020年基礎處理工程開工以來,作為技術專家的秦名奎就帶領隊伍以“分片包干、動態調整”的方式“釘”在工地上。
4月29日,秦名奎(右一)通過視頻連線,遠程指導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鉆探灌漿施工作業。(受訪單位供圖)
“灌漿工程屬于隱蔽工程,是大壩安全運行的一道防線,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水利樞紐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鼻孛f。
今年38歲的秦名奎是中國能建葛洲壩市政公司所屬能源基礎工程公司的負責人。自2007年成為新疆下坂地水利樞紐施工員以來,他先后參與新疆下坂地水利樞紐工程、八大石水庫、尼雅水庫、策勒河昆侖水利樞紐、大石峽水利樞紐等多個重大工程的建設。
18年間,秦名奎從一名施工員成長為鉆探灌漿領域的行家里手,秘訣是肯吃苦、善鉆研。
在八大石水庫項目,灌漿作業遇到強風化地層吸水不吸漿、易抬動、地基承載力差等問題,嚴重影響工程的進度和質量。他帶領團隊查資料、研究地層特性、做試驗論證,創新采用斷層帶淺層化學灌漿技術,有效提高了地層的防滲性能和承載能力,也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參考。
每個項目的重難點不同,秦名奎上工地時,總是腰間別著強光手電筒、鋼卷尺和記錄本,每遇到難題,他都反復觀察、測量、記錄,尋找解決辦法。
尼雅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和田地區民豐縣。這里海拔高、溫差大、地震多、隧洞圍巖地質不良,前期灌漿試驗始終難達預期,秦名奎便帶著攻關小組吃住在工地,反復試驗摸索,創新采用“水泥灌漿+硅溶膠化學灌漿”復合技術,精準封堵圍巖微裂隙,成功將工程防滲性能提升30%。
這些年來,秦名奎先后取得“具有可拆卸式軸芯的水龍頭”“一種基坑局部自動降水裝置”“一種室內自動噴淋養護裝置”等3項國家級新型專利,科研成果“水利工程基礎處理技術分析研究”受到業界關注。
如今,秦名奎除了開展技術攻關,澆灌“行業新苗”也是他的重要工作。為了讓新員工盡快成長,他制定理論打基礎、案例學經驗、實踐練本領的培訓計劃,指導的7名員工先后成長為技術骨干。
“初心須堅守,匠心要錘煉?!鼻孛f,未來,他還將繼續扎根一線,深耕專業領域、不遺余力培養人才,為行業蓬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記者王自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