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大宅門里最可憐的還要屬楊九紅,早年的命運就充滿磨難,被家人賣到窯子里,成為讓人所厭棄的“窯姐”。
后面好不容易得到白景琦看中,成為他的女人,過著平穩又富裕的生活,可惜的是白府那邊一直都不肯承認她的身份。
尤其是二奶奶,對她進門的事情,表現的特別堅定,那就是不同意。
然而,并非說二奶奶就真的像他表現的那么堅決,未曾給過她任何的機會,相反還給過她很多次。
只是,楊九紅卻與那些能讓其翻身的機會,全都擦肩而過,讓自己落得個到死都沒被認可的地步。
“楊九紅和二奶奶”
楊九紅的命運可謂是多舛坎坷,不光是父母去世的早,享受不到父母的恩愛,還在稍微長大些后,就被哥嫂給賣到窯子里面,至此成為了一名窯姐。
不過憑借自己出色的外貌,在這個行業里楊九紅混的還算不錯,成為院子的頭牌,不知有多少的達官顯貴想要與之一親芳澤。
要沒有白景琦的出現,或許楊九紅會在窯里在待不少年頭,等到年歲大些后,就拿錢贖身去過安享的晚年生活去。
然而,事實就是當她遇到白七爺后,就被其身上的特點給吸引了,再加上她渴望過上安穩的生活,所以就甘愿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為自己贖身,以便后面嫁給白七爺。
只是她的出身就注定,要進入白府的大門肯定是要遭受很大的抗力,畢竟“窯姐”是個很不光彩的身份。
所以當白府的二奶奶得知,七爺要將楊九紅領進門的時候,想當然就不同意,即便是七爺很喜歡她也不成。
畢竟在那個年代,此等出身的女人,肯定是要遭受別人的眼白,別說向白府這樣頗有威望的家族不讓這種人進門,就連那些普通莊戶的人家都有些接受不了,所以二奶奶不讓楊九紅進家門是很正常的。
對于這種情況,白七爺就很無奈,不敢做出忤逆命令的行為,畢竟二奶奶的話語權,在白府還是處于一把手的地位。
而且二奶奶最注重家規,把這個東西看的比天都要大,只要觸及到這方面的底線,那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還有就是在二奶奶的眼里,永遠是家族的利益排在首位,正是因為這些,才能讓白府經久不衰。
或許這就是白老爺去世后,僅憑女流之輩的二奶奶,就能將整個白府給撐起來,將府上大大小小的事務,都處理的非常的好。
所以府上的眾人,都以二奶奶非常的敬重,哪怕是白七爺同樣打心底里尊敬他。
不過正是因為知曉二奶奶是什么樣的人,所以最初他才會提前告知楊九紅,想要進白家是很難的,她的出身注定不會被二奶奶接受。
當然,對于楊九紅進白家的事情,二奶奶并非說是采用一刀切的手段,她還是給過楊九紅多次機會的。
只不過,楊九紅卻沒有把握好,將那些足以改名的機會全都錯過了。
“二奶奶給的機會”
雖說二奶奶很注重家規,基本上不做任何退讓的,但對于楊九紅進白府的事情,還是蠻通情達理的。
即便是她很看不上楊九紅的出身,可她還是愿意對七爺說,可以在外面給她弄個門戶,到時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唯一的底線就是不能進白家的門。
對于楊九紅這樣的人來說,這種處理方式已經算是很好了,在外面當個外室,該享受的富貴生活肯定是少不了的。
只不過,楊九紅的野心不是那么容易就滿足的,她就非要盯著那個白家的大門,想要個正經的名分。
還有抱走小紅的事情,作為一個“窯姐”的孩子,自出生后肯定是要遭受到很多議論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所以二奶奶將其給接到身邊,并將她的名字改成佳麗,不就是承認了這個孩子是白家的種,有了白家的身份。
只是楊九紅那邊卻不樂意,雙方為了搶孩子進行多輪較量,這就導致本就對她印象不好的二奶奶,更加看她不順眼。
當初黃春就是因為生下孩子,二奶奶的心就軟了,決定將她留在白府里生活。
可楊九紅這個人,眼睛里面就只有“名分”那兩個字,根本就不知道白府這倆個字,到底意味著什么。
即便是她當窯姐的時候,與不少的達官顯貴都打過交道,可她還是不明白,像這種世家最看重的事無非就是名望。
只要楊九紅想要,除去名分這個東西,基本上都能滿足她,讓她富裕的過往余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她就非盯著這個不放。
還有后面楊九紅再度懷孕的事情,說實話當時的老太太對她的態度,已經改善了不少,還特別叮囑七爺要好好的照顧她,還說可以把她屋里的那些桂圓拿給楊九紅。
但是吧,楊九紅卻沒有領會這份情,堅決要回濟南,從而導致在路上孩子夭折,這下兩人之間的關系,徹底是沒了緩和的余地。
而最后就是老太太到死的時候,都不肯承認她的身份,連她為自己披麻戴孝的份,都給無情的剝奪了。
如果她能把握住二奶奶給的機會,她的命運絕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說不定還有機會成為白家真正的女主人。
“咎由自取”
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說是楊九紅自己作出來的,她的眼里就只有當前的那些蠅頭小利,根本不會將目光往遠處眺望。
就為了一個不受寵的槐花,不光是和她爭斗的期間,給了香秀上位的機會,還把槐花給逼到自盡。
在后面的日子里,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成功將七爺那邊對她的感情和愧疚,全部都消耗殆盡。
到頭來落個一場空的結局,自己念叨多年的正位,最終被香秀那個丫頭給拿走,甚至是老年后,連自己的親女兒都不愿認她。
而在她死后,那墓碑上的字還是個“如夫人”,連被安葬的地點都是在濟南,并不是京城那邊。
這不就說明,從始至終白家那邊都沒有真正的認可她的身份,即便是她身死,可依然不愿意給她個正經的名分。
只能說,楊九紅的這一生,就跟她死后立的那個墓碑一樣,荒涼又可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