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日,國乒奧運冠軍陳夢通過社交媒體正式官宣,將與母親共同參與湖南衛視代際情感綜藝《是女兒是媽媽》第二季,節目中,陳夢首次公開談及母親身份,一位“正直善良、愛干凈、喜歡零食和漂亮衣服”的退伍軍人,并坦言這是她成年后首次與母親長時間朝夕相處,期待通過旅行填補童年未完成的清單,甚至好奇父母婚姻故事中的細節,節目將于5月4日登陸湖南衛視和芒果TV,與黃圣依、程瀟等嘉賓共同開啟四組母女的專屬旅程
《是女兒是媽媽》作為首檔聚焦母女關系的代際綜藝,旨在通過旅行對話展現不同階段女性的成長與互動,陳夢的加入不僅是其個人綜藝首秀,更被視為其職業生涯轉型的重要信號,近年來,運動員跨界綜藝并不罕見,但陳夢的選擇恰逢其職業生涯的關鍵節點,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她以4:2戰勝孫穎莎衛冕女單冠軍,成為繼鄧亞萍和張怡寧之后、歷史上第3位蟬聯奧運會乒乓球女單金牌的選手,然而,隨著年齡增長(2025年陳夢31歲)和國乒新生代崛起,外界對其未來動向的猜測愈發熱烈
自2012年進入國家隊以來,陳夢的職業生涯堪稱輝煌,她是東京奧運會女單和團體雙料冠軍,巴黎奧運會成功衛冕女單金牌,并長期占據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此外,她曾創下國際賽事單打31連勝的紀錄,與孫穎莎、王曼昱并稱中國女乒“三駕馬車”,成為國乒在國際賽場上的核心力量;然而,從東京奧運到巴黎奧運,由于她與孫穎莎的國乒“一姐”之爭,一度將其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直到奪得巴黎奧運會女單金牌之后,就沒有回歸國家隊征戰任何一場國際比賽(老瓦杯表演賽除外)
那么為什么我說陳夢官宣綜藝,預示著將淡出國家隊,首先是年齡與競技狀態的自然規律,國乒女隊歷來競爭激烈,31歲的陳夢已屬“高齡”選手,盡管其技術仍處頂尖水平,但體能和傷病風險顯著增加,參考劉詩雯等前輩的軌跡,多數女乒選手在30歲后逐漸轉向國內賽事或退役,陳夢近大半年缺席國際賽事、專注場外商業活動與個人旅游,與此趨勢高度吻合;其次是國乒梯隊建設的必然選擇,目前孫穎莎、王曼昱、王藝迪等已穩居主力,而像蒯曼等小將亦亟待成長空間,若陳夢長期占據主力位置,可能擠壓年輕球員的大賽機會,正如網友所言:“若年輕球員無法超越老將,何談未來?” 陳夢的淡出或將加速國乒新老交替,為團隊注入活力
另外我認為,陳夢未來或效仿馬龍,馬龍作為男乒“雙圈大滿貫”得主,去年年底中國大滿貫后,就官宣將退出國際賽事,但仍活躍于全運會、乒超聯賽等國內舞臺,并參與球迷活動,陳夢的路徑與之相似,通過國內賽事保持競技狀態,同時探索轉型,既延續對乒乓球的熱愛,又為未來鋪路;此外,陳夢在訪談中多次提及“彌補因訓練錯過的生活”,并透露退役后可能投身青少年培養、商業或仕途,綜藝首秀不僅是其拓寬人生邊界的嘗試,亦是對公眾形象的多維度塑造,為退役后的轉型積累資源與人氣
陳夢若選擇淡出國家隊,絕非“落幕”,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乒乓生涯的價值,一方面,她可通過國內賽事傳遞經驗,助力年輕球員成長;另一方面,其公眾影響力能為乒乓球運動推廣注入新動能,例如,以她命名的乒乓球學校已由山東體育局籌建,未來或成為培養后備人才的基地;此外,運動員參與綜藝,既能通過展現賽場外的真實自我、拉近與公眾的距離,也能打破大眾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體育事業
陳夢的綜藝官宣,既是個人生涯的華麗轉身,也是國乒代際更迭的縮影,從奧運冠軍到綜藝新人,從國際賽場到國內舞臺,她的每一步選擇都彰顯著運動員在職業生涯后期的多維可能性,與其將此視為“告別”,不如視作一段新篇章的開啟,在乒乓球的傳奇之外,陳夢正書寫著屬于自己的人生敘事,而無論未來走向何方,她已用金牌與汗水,為中國乒乓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