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援引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在出席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時,明確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略競爭演變為“零和博弈”,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韓國外長趙兌烈(資料圖)
中國已連續19年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3年韓國對華出口額超過1300億美元,半導體、汽車零部件、化妝品等眾多產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韓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極高。一旦完全倒向美國,與中國市場“脫鉤”,韓國經濟將遭受重創。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國,占韓國半導體出口的60%。此前尹錫悅政府跟隨美國搞芯片禁運,直接導致韓國半導體出口暴跌40%,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利潤大幅下滑,苦不堪言。韓國企業深知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紛紛呼吁政府改善對華關系,以保障自身的經濟利益。在這種經濟現實的壓力下,韓國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外交政策,尋求在中美之間保持一定的平衡,避免因過度親美而失去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然而,就在趙兌烈這番表態的次日,韓國政壇爆出驚人消息:72歲的前總統文在寅被韓國全州地方檢察廳以涉嫌收受賄賂為由提起訴訟。檢方指控文在寅的前女婿徐某在2018年通過易斯達航空公司創始人李相稷的關系,以無航空業經驗的身份擔任高管,并獲取高額薪酬及安家費,而文在寅涉嫌默許這一利益輸送。
尹錫悅(資料圖)
這一事件的發生時機極為敏感,正值韓國政治局勢微妙之際。尹錫悅因彈劾黯然下臺,韓國將于6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政治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文在寅作為韓國前總統,在韓國政壇仍具有重要影響力,且其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在韓國政治舞臺上占據重要地位。此次檢方對文在寅的起訴,難免讓人猜測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動機。
文在寅執政時期,前總統李明博、樸槿惠被其送入監獄,這一舉動極大地沖擊了保守派的利益根基。隨著保守派再度掌權,他們具備充足的報復文在寅的動機。大選熱門候選人李在明隸屬共同民主黨,作為文在寅的政治盟友,其在選舉中的表現備受矚目。當前,檢方突然對文在寅采取行動,背后或許隱藏著保守派的政治盤算——試圖通過打壓文在寅,間接削弱李在明的支持率,以此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保障既得利益。
文在寅本人迅速對檢方的起訴做出回應,稱起訴“荒唐無稽”,是“對尹錫悅被彈劾的報復性行為”。文在寅的支持者也連夜在首爾光華門集會,舉著“停止政治迫害”的牌子聲援。共同民主黨明確表態要力挺文在寅,譴責檢方的行為是出于政治動機,對前朝政府進行迫害。最新民調顯示,60%的民眾認為檢方起訴文在寅是“政治操作”。這表明文在寅在韓國國內仍擁有廣泛的支持基礎,檢方的行動可能會引發民眾的反感,反而對保守派不利。
文在寅(資料圖)
隨著中美關系發展演變,韓國的國際處境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強勁的消費能力,對韓國的電子、汽車、娛樂等產業而言至關重要,是其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而美國憑借韓美同盟的長期綁定,持續影響韓國的戰略決策與安全布局,使韓國難以擺脫對美依賴。
盡管韓國試圖通過靈活的外交措辭與策略,在中美兩大國之間尋求平衡,但實際操作中卻處處碰壁。韓國政壇近期發生的文在寅被起訴事件,不僅加劇了國內政治勢力的激烈博弈,也讓原本就充滿變數的外交政策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