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的記分牌定格在350.
88。全紅嬋與陳芋汐第四次擁抱時,現場解說聲音都在抖。沒人想到,這對暌違187天的搭檔,用四個滿分動作砸出斷層優勢。
故事要從巴黎奧運后的低谷說起。陳芋汐單飛后連奪兩站世界杯冠軍,全紅嬋卻在207C動作栽了跟頭。三次決賽兩次失誤,小姑娘盯著池水花了很久——那時誰也不確定,"復制粘貼組合"還能不能粘回去。
5月2日的首跳就像定海神針。201B動作同步率讓裁判席集體前傾,水花濺起的高度還不及她們腳踝。第四跳407C更絕,攝像機捕捉到兩人入水角度只差0.
3度,幾乎在水面砸出同個光圈。
國際泳聯技術報告用"毫米級默契"形容,可誰知道,她們賽前半個月還在為轉身節奏吵架?看臺上有位老教練偷偷抹淚。中國跳水夢之隊的雙人臺,從伏明霞郭晶晶到她們,已經守了28年金牌。
全紅嬋18歲生日當天加練的視頻流出過,跳板上的影子直到場館熄燈才分開。
陳芋汐總說搭檔變了,變得更穩,也變得更拼——成人禮后的第一個冠軍,她等得太不容易。
但真正的懸念藏在次日賽程。當雙人搭檔變成單人對手,全紅嬋沖擊全滿貫,陳芋汐要守決賽必勝的神話。
兩人更衣室門口偶遇時的對視,讓記者們嗅到了火藥味。
可回顧過往七次對決,贏的人總會抱著輸的人轉圈,這才是最讓人猜不透的地方。數據不會說謊。自2022年搭檔,她們在國際賽事保持全勝,領先亞軍平均分超25分。
但更讓人震撼的是細節:每次入水后,她們都會第一時間看向對方的水花,不是確認分數,是怕對方沒發揮好。這種既互相支撐又彼此追趕的關系,或許才是"夢之隊"長盛不衰的秘訣。我總覺得,她們跳的不是水花,是中國跳水的傳承密碼。
當全紅嬋設計的芭蕾入場動畫點亮水立方,當陳芋汐賽后比心時露出虎牙,競技體育的殘酷里突然有了溫度。她們當然知道,未來會有更年輕的選手追趕,但正如全紅嬋說的,對手從來都是下一個自己。泳池里的0.
1秒誤差,永遠追不上她們超越自我的速度。現在的問題是,明天的單人賽誰會贏?全紅嬋的207C已經練了上百次,陳芋汐的壓水花技巧又精進了。
但或許結果沒那么重要——當她們同時站上10米臺,就已經贏了所有。中國跳水的雙星時代,還在繼續書寫,而我們,有幸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