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遭變故:兩次手術與生死危機
2014年5月,60歲的河南漯河村民王師傅因長期吞咽困難、胃部疼痛,被家人催促至漯河市人民醫院檢查。胃鏡結果如晴天霹靂——胃賁門部低分化腺癌,腫瘤已侵犯食管,脈管內出現癌栓。
為求進一步治療,王師傅轉院至北京301醫院,接受了“胃賁門腫瘤根治術”,切除5×5×7cm的腫瘤。術后病理顯示病情兇險,醫生建議化療。然而,僅一次化療,他便因劇烈嘔吐、無法進食,于7月22日突發急性膽囊炎。漯河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面對他嚴重的低鉀血癥陷入兩難:“不手術會疼死,但血鉀太低手術風險極高。”最終,當晚11點,醫生冒險為他切除已潰爛發黑的膽囊。
術后王師傅的情況依然危急:持續高燒、膽汁性嘔吐、全身瘙癢,甚至因虛弱失控抓傷自己。家人將其緊急轉至鄭大一附院搶救,在ICU昏迷7天后,他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嚴重營養不良,僅能靠米湯維持,體重驟降至80斤。
二、絕境逢生:病友一句話改寫命運
2014年8月初,王師傅的家人陷入絕望時,同病房一位病友提到:“鄭州有家希福中醫腫瘤醫院,中藥或許能試試。”家人連夜查閱資料后,于8月4日攙扶虛弱的王師傅前往求診。
當時王師傅面色蠟黃,需兩人攙扶才能站立。袁希福院長辨證后,認為其“脾胃衰敗、氣血雙虧”,開出扶正固本的中藥方劑。服藥10天后,8月22日復診時,他已能自主行走,嘔吐、虛汗減輕,飲食睡眠改善。家人信心大增,請求加入抗腫瘤藥物。
至9月底,王師傅的飯量從每日3頓流食增至6頓正餐,體力恢復至可步行1公里;12月復查時,體重增加8斤,他已重返村支書崗位處理事務。2015年4月29日,鄭大一附院的復查顯示所有指標正常。此后3年,他堅持中藥調理,并逐漸減量至2018年停藥。
三、十年康復:四條抗癌心得
2024年4月26日,70歲的王師傅在開封舉辦的“袁希福老中醫抗癌公益行”活動中,以“十年康復者”身份分享經驗:
信念為先:“醫生說我活不過3個月,但我想看著孫子長大。”
堅持鍛煉:每日5公里步行,雙杠訓練雷打不動。
飲食節制:戒煙酒,少食多餐,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家庭支撐:老伴每日5點熬藥,兒子辭工陪護半年。
從西醫搶救到中醫調理,王師傅的案例引發深思。北京某三甲醫院腫瘤科醫生評價:“晚期患者營養支持與免疫力重建是關鍵,中醫藥在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確有優勢。”而袁希福院長則強調:“中西醫本可互補,患者需理性選擇,不放棄任何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