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誕生了很多強盛的朝代,比如秦漢帝國、隋唐帝國。而這些國家的國號都大有來歷。大多數國號都來自于前朝皇帝的封賞,而也有極個別的是自己取名,就顯得民不正言不順了,比如宋朝。
1、秦朝、漢朝和隋朝、唐朝的國名由來,來自于皇帝的封賞
秦朝起源地是秦地(今甘肅天水一帶),在當時屬于蠻夷之地。
西周王室為抵御西戎,需培育優質戰馬。秦非子因精通養馬技術,在“汧渭之間”(今陜西寶雞一帶)為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賜予“秦地”(今甘肅天水清水縣)作為封邑,號曰“秦嬴”。秦非子的封地僅50里,相當于一個鄉級行政單位,但“秦”的國號由此誕生。
因秦國的先祖養馬有功被周王室封為“秦”。所以,各諸侯國都很嫌棄秦國,認為這是蠻夷之國。
嬴政統一天下后,群臣討論國號,有人提議用“周”延續傳統,但嬴政說:“周朝分封害處多,咱們用老家‘秦’吧,以后誰再提分封,就罰去養馬!”
而漢朝的國名實際上是項羽分封的。項羽雖然沒有稱帝,卻有西楚霸王的美名,在8年時間里是天下的盟主和霸主。劉邦被封為“漢王”(因統治漢中、巴蜀),后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漢高祖劉邦稱帝后,有人建議改國號為“楚”(因他是楚人),劉邦大笑:“楚地雖好,但‘漢王’這名字是項羽封的,用‘漢’顯得我胸懷寬廣,畢竟‘漢’聽起來比‘楚’更爺們兒!”劉邦的心胸絕對是歷朝皇帝中最寬廣的一個。
隋朝的國號來自于北周皇帝的賞賜,楊堅被封為隨國公,所以楊堅稱帝后用隨為國號,但隨就是走不吉利,因此改為隋朝。但這名字確實不好,隋朝只有30多年就滅亡了。
唐朝的起源是李淵被封為“唐國公”(因統治為山西唐地),后起兵反隋建立唐朝。李淵稱帝時,有人提議用“隋”延續正統,李淵說:“隋煬帝把江山作沒了,咱們用‘唐’吧,聽說唐朝這個名字有‘糖’的諧音,以后百姓日子甜如糖!”而用唐,也代表著正統是從隋朝繼承的。
2.宋朝國名啥來歷?趙匡胤很心虛,因為宋朝是篡位
宋朝是歷代以來得國最不正的朝代之一,這是一個國號都慫的王朝。
趙匡胤是洛陽夾馬營人。后周世宗郭榮(柴榮為趙宋給的名字)即位后,趙匡胤隨征北漢、南唐,屢立戰功。趙匡胤怎么上位的?欺負孤兒寡母,然后篡位。
周世宗郭榮是五代十國包括宋朝在內的第一明君。他志向遠大,能力出眾,可惜39歲就駕崩了。959年,郭榮病逝,幼子郭宗訓(恭帝)即位,年僅7歲。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群臣急遣趙匡胤率軍北上御敵,趙大被黃袍加身。960年,趙匡胤稱帝,定都開封(汴京)。
趙匡胤只是個節度使,并非王爺,國號就成了問題。有人建議繼續用大周為國號。趙匡胤曾被封為“宋州節度使”(今河南商丘),因此趙匡胤說:“周朝太古老,咱們用‘宋’吧,宋州可是個風水寶地,當年商鞅變法前還在宋地考察過,用‘宋’寓意咱們也要改革圖強!”
趙匡胤為什么歷史名聲好呢?因為他算是君主中比較善良的存在。但也僅僅如此。宋朝的國名就是心虛。因為他是篡位。
周世宗郭榮信任他,給他權位,但他卻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篡位,怎么都稱不上仁義。趙匡胤登基后,強迫郭榮的孩子們改回原姓氏柴姓,并暗害死了郭榮的幾個孩子。讓郭榮家族改姓,是為了顛覆郭榮的皇位正統性。惡毒不?
973年,年僅20歲的柴宗訓在房州去世,謚號“恭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素服致哀,輟朝十日。萬幸的是留有子嗣。
曹王柴熙讓,趙匡胤稱帝后下落不明。紀王柴熙謹在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去世,年僅幾歲。《水滸傳》中的柴進就是郭榮的后人。
郭榮的孩子怎么死的?還不明顯嗎?這和清朝皇帝殘殺明朝宗室是一個道理。
趙宋王朝也有自己報應。趙匡胤雖然當了皇帝。但他二弟趙光義卻弒兄篡位,還害死了趙匡胤的幾個兒子。而天理昭昭,趙二雖然篡權,但靖康之恥中他的子孫被一網打盡,南宋又回到趙匡胤子孫手中。
作惡太多,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從歷史功績和道德來說,宋太祖是最沒資格放進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