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底,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兩國爭議地帶克什米爾地區的“大打出手”。
不僅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還將印巴戰爭這個歷史名詞,再一次的帶入全世界的視線當中。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歷史當中,一共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巴基斯坦曾求助于中國方面,而中國方面也給予了巴基斯坦方面極大的援助,甚至還向印度方面下達了最后通牒。
(當時出現在戰場上的裝甲車)
第二次印巴戰爭
要聊最后通牒的內容是什么之前,還是先聊聊這起第二次印巴戰爭的來龍去脈吧。
和2025年的印度巴基斯坦大打出手一樣,這一次兩國爆發交火的核心原因,還是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今都是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但由于英屬印度殖民地解散時,殖民地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秉持著“梵天的歸梵天,伊斯蘭的歸伊斯蘭”這一原則,最終導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建國。
(當時的英屬印度殖民地)
但分治建國的原則到了克什米爾地區,卻硬生生的碰了一個軟釘子,當地主要人口為穆斯林,強烈呼喚并入巴基斯坦,但彼時控制該地區克什米爾土邦王,卻偏偏是一個印度教徒。
結果如此一來,就導致了主權歸屬爭議,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布,自己才是該地區的主人,并將對方視為了侵略者。
因為這樣的矛盾,在1947年到1949年期間,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了,雖然雙方通過聯合國斡旋停火,但克什米爾問題仍其實未解決,雙方只不過強行壓制住了矛盾而已。
而到了1965年地區,矛盾再一次爆發,因為當時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對印度的諸多政策不滿,巴基斯坦以支持自由戰士為名,向印控地區發送了大批軍火,支持當地居民反抗印度統治的暴動。
與此同時,印度則計劃發起軍事打擊,試圖徹底控制克什米爾。
(那個年代的印度軍隊)
1965年8月,印軍動員了六個師的兵力,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并持續向巴方縱深推進。
8月28日,印軍又以兩個師的兵力展開突襲,攻占巴基斯坦邊防部隊的三個哨所。
(那個年代的印度軍隊)
1965年8月31日晚,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下令正規部隊開拔,并向駐扎在克什米爾西部查木布和喬里安地區地區的印軍部隊發起反擊。
據了解,此次反擊行動代號為“大滿貫行動”,該行動成功解救出多名被印度圍困的“自由戰士”,并成功占領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約500平方公里土地。
然而,此類軍事成果并未改變當時印強巴弱的整體格局,印度軍隊受挫以后,繼續向巴基斯坦境內推進,將巴基斯坦軍隊一路逼到了亞克爾運河沿岸。
直到后來,伴隨巴基斯坦空軍的出動,伊斯坦堡方面控制了制空權,這才扭轉了戰局。
后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槍聲不斷,印度曾在9月10日痛擊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隊,又曾在9月6日,在己方出動了400輛坦克的情況下,被巴基斯坦方面重創,
戰斗到了這個程度,雙方都無力再戰,并最終形成了對峙。
靠不住的美國
由于南亞地區的綜合國力對比,整體呈現印強巴弱的特質,再加上印度此次行動,采用了先下手為強的策略。
所以巴基斯坦一度在戰場上十分被動,尤其是他們的地面部隊,在遭遇印軍坦克裝甲火力時,更是損失慘重,如果不是該國空軍的出色發揮,甚至巴基斯坦將面臨更加悲慘的命運。
所以,在關鍵時刻,巴基斯坦想到了向外國求助。
(當時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坦克)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傳統盟友美國,畢竟,巴基斯坦的很多武器裝備,都來自于美國的進口。
巴基斯坦方面相信,自己作為美國在南亞次大陸最大的盟友,而印度和蘇聯關系密切,美國絕無理由坐視不理。
但遺憾的是,一來當時美國正忙于越南戰爭,二來,由于南亞次大陸,印強巴弱的格局,美國一直都想拉攏印度,作為自己在南亞次大陸的支點。
(美軍忙于越南戰爭)
所以在這場戰爭當中,美國對巴基斯坦的幫助有限。
那么既然美國靠不住,巴基斯坦又可以靠誰呢?思來想去之下,一個國家的名字,突然出現了巴基斯坦人的腦海當中。
(當時的戰場環境十分惡劣)
中國的仗義出手
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雙料鄰國”,也是當時整個亞洲地區唯一敢于硬剛美蘇,又秉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原則的國家——中國。
當中國收到巴基斯坦的求助時,北京的決策層迅速做出了相應的規劃:一方面,中印邊境自1962年的邊境沖突后,一直處于軍事對峙狀態,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擴張可能威脅中國西部安全;另一方面,與巴基斯坦深化關系,有利于中國在南亞地區獲得重要戰略支點。
當然,還有關鍵一點就是,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向來反對大國欺凌小國的霸權行徑。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高壓統治引發當地民眾暴動,讓中方極為不滿。
與此同時,印度還出兵吞并了中印邊境處的小國錫金,引起了地緣政治的極大變動。
中國擔心印度的霸道行徑,將會引起整個亞洲地區的震動,所以關鍵時刻,中國選擇了出手。
(錫金后來被印度吞并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
中國的支援行動,首先從輿論和外交層面展開。
1965年9月初起,中國媒體開始集中、廣泛報道印巴沖突動態,表示中國對于巴基斯坦的同情。
中國官方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人民日報》更是將中國高層與巴基斯坦大使會面的新聞置于頭版頭條,引發南亞地區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中國還向新德里當局發出外交照會,要求印度停止在中印邊境的軍事活動。結合當時印巴在邊境激烈交戰的形勢,中國此舉,幾乎就是在明確告訴印度,自己站在了巴基斯坦一側,甚至中國還一直暗示,有必要時,中國可能出兵。
(印度軍隊)
與此同時,大量中國制造的武器也被源源不斷的運到了巴基斯坦境內,前文提到的,在此次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巴基斯坦空軍,就裝備了很多中國戰機。
待中國提供的武器助力巴基斯坦穩住戰局后,中國外交部向新德里當局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印度拆除在中錫邊境的非法入侵工事,停止一切侵略行為,并承諾不再重犯。
中國還進一步闡述了對印巴局勢的關切,重申對巴基斯坦的支持態度。
最終,在中國的強硬立場施壓下,再加上美蘇等國的外交調停,這場由印度挑起的戰爭宣告結束,和平再一次來到了克什米爾地區。
(人民日報甚至刊登了照會全文)
參考資料: 1、鳳凰網《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中,中國給予了巴基斯坦怎樣的支持?》 2、人民網《印度反動派一貫奉行擴張主義》 3、新華社《美麗冰川變成最高戰場:目睹印巴相爭72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