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世界最高壩——雙江口水電站庫區(qū)完成首次蓄水,標志著電站向投產邁出重要一步。
雙江口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位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是國家“十四五”能源發(fā)展重點項目。電站庫區(qū)蓄水計劃共分三個階段,對大壩的穩(wěn)定性、滲流等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評估。本次第一階段蓄水完成,成功將水位提升至2344.3米高程,水位較原河道提升約80米,蓄水量達到1.1億立方米,相當于八個西湖的水量,為電站投產打下基礎。
“目前,雙江口樞紐工程大壩填筑、廠房機組安裝正在朝向年內首臺機組投產發(fā)電目標沖刺。電站建成投產后,年發(fā)電量超70億度電,并幫助下游多個梯級電站增發(fā)66億度電,滿足326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替代296萬噸燃煤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18萬噸,對改善四川電力系統(tǒng)電源結構、提高流域城鎮(zhèn)防洪標準,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雙江口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東龑告訴記者。
雙江口水電站大壩設計壩高315米,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第一高壩。大壩為礫石土心墻堆石壩,總填筑方量超4600萬立方米。其高度相當于100多層的摩天大樓,若將填筑料做成邊長1米的立方體,首尾相連可繞地球赤道1.1圈。壩體結構呈夾心餅干樣式,由礫石土心墻、反濾料、過渡料、堆石料、壓重體組成。目前,大壩已填筑至205米,預計將于2027年實現(xiàn)大壩到頂。
“雙江口大壩地處2400多米的高海拔地區(qū),自然條件差,技術難度大,給工程建設帶來各種挑戰(zhàn)。”中電建水電七局雙江口水電站大壩工程項目部常務副總經理袁坤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應用5G+無人機群智能碾壓、智能攤鋪等前沿技術,精細化組織高強度施工。采用了很多新型工藝,在行業(yè)內首次采用定日鏡技術,可通過反射陽光到大壩心墻,將冬季土料填筑溫度提升5攝氏度以上,在冬季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并首次引入氣膜倉儲存技術,成功突破土料防雨防凍難題;實現(xiàn)了填筑施工全流程數(shù)字化管控,質量進度全方位提升,為土石壩建設樹立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新標桿。”
據(jù)了解,雙江口水電站創(chuàng)下多個“世界之最”,全球首次在水電水利工程中應用大壩心墻料自動化生產系統(tǒng);電站還擁有水電最高臨時料場邊坡、水電最大土料場;世界開挖斷面最大水工隧洞,投用后最大泄流量達4138立方米每秒;同時還擁有國內最大的旋流豎井,井深196米。這些隧洞形成的防洪體系,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來源:四川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