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陜西華陰市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案件,其情節之惡劣、背后關系之復雜,被稱為 “陜西版孫小果案”。案件中,殺人犯劉天成不僅逍遙法外多年,還將身份成功漂白,甚至開起了賭場當老板。
這起案件到底有著怎樣的來龍去脈?背后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最終的結局又走向了何方?讓我們一同揭開這起案件的神秘面紗。
命案突發:街頭血腥沖突
1999 年 8 月 19 日 20 時許,華陰市城區武裝部門前的一家餐館內,張輝(原名張偉偉,案發后改為張輝)、劉天成(原名劉江波,案發后改為劉天成)、王紅剛、王計劃(原名馬利化,案發后改為王計劃)、孫江本五人正與趙全紅把酒言歡。
幾人推杯換盞間,酒精漸漸上頭,隨后,六人相約前往姊妹理容院洗面。誰也未曾料到,這一去,竟引發了一場血腥的沖突。
在姊妹理容院,醉酒的張輝與正在和服務員閑聊的楊永鋼發生了沖突。矛盾迅速激化,很快,孫江本等六人便與楊永鋼一方的楊戰平、郭新武、張長青四人在理容院門前展開了激烈的打斗。
場面瞬間失控,混亂中,有人掏出了兇器。最終,這場打斗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楊戰平不幸死亡,楊永鋼、郭新武也不同程度受傷。經華陰市公安局司法鑒定,楊戰平系被他人用單刃刺器切左背部,致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而死亡;郭新武的損傷程度為輕微傷。
如此惡劣的命案發生后,當地警方迅速介入調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后續的處理過程中,這起案件卻出現了諸多令人費解的狀況。
按理說,涉及命案的參與者都應受到法律的嚴懲,可在這起案件中,當地警方僅僅只將其中 1 人列為命案嫌疑人,其余 5 人,包括劉天成、王紅剛、王計劃等人,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竟未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在華陰市當地自由生活,仿佛這起命案從未發生過。
這一情況,也為后續劉天成身份漂白、繼續作惡埋下了伏筆。
身份漂白:背后的權力暗箱操作
命案發生時,劉天成的名字還是劉江波。2000 年,桃下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顯示,劉江波,身份證號為 610582197906011070 。
然而,到了 2016 年,當劉天成自首時,他的身份信息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此時他改名為劉天成,戶籍顯示其身份證號變為 610582198106081016。
仔細對比會發現,除了改名之外,其出生年份由 1979 年改為 1981 年,出生日期從 6 月 1 日變為 6 月 8 日,身份證尾號兩位也都發生了變化。
一個涉嫌命案的人,卻能如此輕易地改變自己的身份信息,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勢力在運作?據一位接近案情的知情人士透露,當年派出所內部有人幫助劉天成改身份證號。后來,相關人員也因這一行為得到了處分。
但在當時,這一操作卻讓劉天成成功 “漂白” 了身份。他以全新的身份,在華陰市繼續他的 “瀟灑” 生活。
在身份漂白后,劉天成并沒有選擇改過自新,而是變本加厲地為非作歹。他在華陰市開設了多個賭博廳,手下豢養著一幫打手 “小弟”,儼然成了當地有名的 “道上的人”。他在當地橫行霸道,屢屢參與打砸等違法活動,嚴重擾亂了當地的社會秩序。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 2017 年,渭南市中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劉天成有期徒刑 3 年時,陜西高院二審竟改判為 “判三緩四”,給出的理由是劉天成被評估為 “一貫表現良好”。
一個開設賭場、為非作歹的人,卻被評定為 “一貫表現良好”,這背后的評定過程到底存在著怎樣的貓膩?是否還有其他權力因素在暗中干擾?這些疑問,讓這起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受害者家屬抗爭
如此明顯的不公,自然引起了受害者家屬的強烈不滿。從案件發生的那一刻起,受害者家屬就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維權之路。他們不斷地向有關部門舉報,希望能為逝去的親人討回一個公道。
在 2016 年至 2017 年期間,由于受害者家屬的持續舉報,這起案件的 6 名參與者才陸續歸案。然而,即便歸案,案件的處理過程依舊波折不斷。
劉天成的種種惡行以及他輕易獲得的 “漂白身份” 和不合理的判決,讓受害者家屬難以接受。他們堅信,背后一定存在著某些勢力在庇護劉天成,導致案件無法得到公正的處理。于是,他們沒有放棄,繼續堅持向上反映情況,希望能引起更高級部門的重視。
終于,在受害者家屬多年如一日的堅持下,這起案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深入開展,這起被塵封多年的案件也再次被擺到了公眾面前,相關部門開始重新審視這起案件中的種種疑點,一場對真相的深入調查就此展開。
掃黑除惡下的曙光
2019 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入關鍵階段,這起備受關注的 “陜西版孫小果案” 也迎來了轉機。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的介入,讓這起案件有了新的進展。
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工作人員表示,劉天成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一案及背后牽扯的關聯案件,已得到中央督導組關注,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偵查此案。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真相開始浮出水面。當年參與案件處理的一些公職人員,因涉嫌為劉天成提供庇護、幫助其身份漂白等行為,陸續被調查。
據統計,截止 2020 年 6 月 1 日,當地共有 26 名警察因涉及劉江波(劉天成)案遭到處理,其中 2 人負刑事責任。這些人員的落網,也從側面反映出這起案件背后關系網的復雜程度。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劉天成大開方便之門,使得正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得到伸張。
在重新調查過程中,有關部門對劉天成的犯罪事實進行了全面梳理。除了 1999 年的命案以及開設賭場等罪行外,他還涉及其他一些違法犯罪行為。
相關部門秉持著公正、嚴謹的態度,對每一項罪行都進行深入調查取證,力求還原案件的真實面貌,讓劉天成得到應有的懲罰。
法律審判:正義終將降臨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取證,案件終于進入了審判階段。在法庭上,公訴機關渭南市人民檢察院詳細指控了劉天成等人在 1999 年打斗事件中的犯罪事實。對于劉天成的種種罪行,證據確鑿,不容置疑。他在 “一貫表現良好” 期間的種種惡行,也被一一揭露。
面對指控,劉天成試圖為自己辯解,但在鐵證面前,他的辯解顯得蒼白無力。法庭上,受害者家屬悲痛欲絕,他們多年來的等待,就是為了這一刻,希望能看到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
最終,法庭根據劉天成的犯罪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對他作出了公正的判決。他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開設賭場、故意毀壞財物等多項罪名,被判處了相應的刑罰。曾經逍遙法外多年的他,終于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同時,那些因在案件中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的公職人員,也都受到了法律和紀律的制裁。他們利用權力干擾司法公正,為犯罪分子提供庇護,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如今,他們也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了后果。
案件反思:法治社會不容踐踏
這起 “陜西版孫小果案”,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深刻的反思。從 1999 年案件發生,到 2019 年重新調查并最終審判,整整過去了 20 年。
在這 20 年里,受害者家屬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而犯罪分子卻逍遙法外,肆意妄為。這不僅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的不公,更是對法律尊嚴和社會秩序的嚴重踐踏。
案件中,劉天成能夠輕易地漂白身份,繼續作惡,背后反映出的是當時一些地方在法治建設方面存在的漏洞。權力的濫用、監管的缺失,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這也警示我們,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確保每一個執法環節都公開、公正、透明。同時,要加大對違法違紀公職人員的懲處力度,防止他們利用權力為犯罪分子開脫。
此外,受害者家屬多年來堅持不懈的抗爭,也為我們展現了普通民眾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在面對不公時,他們沒有選擇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推動了案件的進展,最終讓正義得以伸張。
這也告訴我們,在法治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都有維護法律尊嚴、追求正義的權利和義務。
隨著這起案件的塵埃落定,希望它能成為一個警示,讓全社會都更加重視法治建設,讓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一個真正公平、正義、法治的社會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