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母校推出4+4醫學精英班時,杜斌教授公開反對。他的理由很簡單卻又深刻:臨床醫生本來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陪學生搞“鍍金”教育,耗費八年時間去研究一堆學術理論?
他認為,醫生的真正價值在于能不能救治病人,而不是能在論文上刷多少篇。所以,他主張醫學教育應該更加貼近實際,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一些表面上華麗的成就
杜斌教授的選擇給我們展示了一位真正的醫學工作者的價值。他沒有選擇去追求更高的職位和更多的頭銜,而是扎根病房,親自帶學生查房,教他們如何做基本的操作
看看他的的履歷,很能說明問題。汶川地震時,他在廢墟里抬擔架;新冠爆發,他守在ICU給病人插管。這些經歷讓他更清楚醫生的價值在哪里。他帶學生的方式也很特別,不講究那些虛的,就看重實際操作能力
在他看來,會開藥不如會摸脈,論文發得再多也不如能把病人的線拆好
或許,杜教授的做法顯得有些與現在的醫療環境格格不入,但正是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讓他成為了許多學生的榜樣
醫學教育不應該只看重學術上的成就,應該更加注重基礎醫學和臨床實踐的結合。真正的醫學精英,是那些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真正能為患者提供幫助的醫生,而不是那些只會“空談理論”的學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