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爭相去政府食堂打卡,絕不僅僅是為了吃上那一口“體制內的飯”
日前,“榮昌政府食堂米飯蒸了半噸多”的話題沖上熱搜。據報道,5月1日當天,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的游客數量接近7000人,餐廳內位置不夠,有游客直接坐在門外路邊就餐。
事實上,這個“五一”,不獨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縣、江蘇東海等多地政府機關食堂紛紛“開門迎客”,上演了一出熱鬧鮮香的“寵粉”大戲。
節假日期間,政府機關打開大門,為游客提供免費停車、餐飲服務,類似的暖心舉措其實已不是新鮮事。但這一次,多地政府食堂成為熱門打卡點,游客紛至沓來,旅游場景的邊界正在被重新定義。
此前,因地方美食鹵鵝收獲流量后,榮昌文旅部門“趁熱打鐵”,推出系列“寵客”舉措,為當地政府食堂爆火悄然埋下伏筆。地方特色美食只要3元到18元左右,充滿著濃郁的本地煙火氣。在江蘇東海縣,五一假期,政府食堂對外開放,50家單位提供免費停車位,共提供3600余個停車位,而10元一份的自選套餐,分量足、價格實惠,深受廣大游客好評。
為什么這些游客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打卡政府食堂?信任是重點。在這里,游客無需擔憂欺客宰客,也不必為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憂心,高性價比的美食體驗,無疑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當然,游客爭相去政府食堂打卡,絕不僅僅是為了吃上那一口“體制內的飯”。
一直以來,政府機關食堂大多不對外開放,于外界而言,它們身上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多少有些距離感。而現在,當政府食堂打開大門,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廣納天下賓客,這種全新的游客接待方式,不僅滿足了游客們的味蕾,還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
近年來,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從淄博到哈爾濱,從天水到榮昌,一個又一個的城市接連出圈。這些地區各具特色,但它們能在競爭激烈的文旅市場出圈,其實有一個基本的共性,即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以真誠之心,服務好每一位外地游客。
比如,突然超過食堂承載上限的火熱背后,是相關工作人員的加班加點,是地方有關部門在資源整合、調度上的積極主動、高效協同。也可以說,正是因為心里裝著游客,以真心換真情,才不至于讓游客涌入變成秩序混亂的大型翻車現場。
當然,不同于淄博、哈爾濱、天水等地,如今地方政府食堂爆火,成為一種新的“旅游景觀”,這也為地方文旅探索打開了新的思路。
隨著文旅行業的不斷發展,游客對旅游體驗的追求更加多元化,他們更加注重互動性。正因如此,傳統的名勝古跡、自然風光之外,原本不具備游覽價值的政府食堂,也能夠成為打卡景點——體驗打卡的背后,正是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一種深度鏈接。
正如央視網發文評論,政府機關食堂里飄出的飯菜香,也承載著一座城市的待客之道。政府機關的“畫風”,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公共服務水平,更是文旅發展的重要引擎。
這也提醒我們,地方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思路、格局一定要打開,即便沒有5A級旅游景點,也可以整合各種公共資源,將公共資源向文旅消費場景進行創造性轉化,營造全新的旅游場景和體驗,形成差異化的文旅競爭力。
回到此事來看,政府食堂走紅,大量游客涌入,有的游客只能坐在門外路邊就餐,也許體驗還不夠完美,但不管怎么說,它為文旅傳播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口:只有以開放姿態去擁抱外地游客,以創新思維去打造旅游產品,地方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文旅市場脫穎而出。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