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在商業領域的預言和決策向來備受關注 ,2023 年他悄然回歸內地市場,投資新興領域房地產項目,這一“撤資”與“回歸”的舉動,反映出其對樓市未來發展的復雜判斷 ,當下,種種跡象顯示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或真如人們猜測,迎來重大轉變。
目前,樓市呈現出分化加劇、購房者心態轉變的現狀,一線城市房價趨穩,供需關系基本達到平衡。以上海為例,新房價格自 2022 年以來已連續 30 個月環比上漲,預計 2025 年下半年核心城市房價有望全面趨穩。
但二三線城市房屋銷售壓力加大,像洛陽、鶴崗等資源型或人口凈流出城市,因人口流失、庫存積壓及經濟增長乏力,供需失衡問題短期內難以緩解,房價可能繼續下行,跌幅或在 10% - 20% 。
而且過去很多購房者把房產當投資工具,如今隨著政策和市場變化,越來越多人將房產作為居住需求,同時,租賃市場快速發展,緩解了購房壓力,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多元化。
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曾拋出一個驚人預言:"樓市5年內將變天"。近期,全國范圍內二手房價經歷了長達21個月的滑坡,面對每一筆成交都可能刷新同區域低價記錄的市場現狀,業主們的信心正遭受嚴峻考驗。
從未來趨勢看,2025 年樓市或將迎來大變局。房價漲幅會進一步縮小,市場趨于平穩。一線城市房價維持相對穩定,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可能小幅下挫。房地產稅有希望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這將有效遏制投機性購房需求,促使市場朝著自住需求方向轉變。
住房租賃市場會進一步壯大,在經濟發達城市,長租公寓等新型住房模式將成為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企業也會加快轉型,部分企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關鍵影響因素眾多。政策調控方面,政府通過“四個取消、四個降低”等寬松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如降首付、降利率,但房產稅試點擴大可能增加持有成本,倒逼部分區域拋售。
宏觀經濟與人口結構上,GDP 增速若回升至 5% 以上或支撐房價,然而老齡化加劇、居民負債率高企(超 62%)及城鎮化率接近 70% 瓶頸,長期抑制需求釋放。市場情緒與替代投資方面,房價下跌預期尚未逆轉,部分資金可能轉向國債、股票等避險資產,尤其租金回報率低于 2% 的房產持有價值較低。
若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真如上述發生重大轉變,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李嘉誠的判斷有其準確性,他的商業決策往往基于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精準判斷,其回歸內地投資新興房地產項目,或許早已預見到市場的調整和轉型方向。
總之,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充滿變數,無論是購房者、房地產企業還是投資者,都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決策。
盡管當前樓市面臨諸多挑戰,但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市場自我調整機制的作用下,穩定和復蘇是大勢所趨 ,我希望廣大業主能夠保持冷靜,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保持耐心,不要輕易出售手中的房產,可能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