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報道稱,雖然美國一再的表示中國跟美國在進行“談判”,但事實是美國自己主動的在尋求與中國的接觸!5月1日,根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美中貿易協議表示,他希望在某個時候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希望與中國接觸,現階段對中國來說也沒有壞處。
美國這波操作,活脫脫像個傲嬌的小情侶鬧別扭 —— 嘴上說著 “不稀罕”,身體卻誠實地往對方身邊湊。法媒前腳剛曝出美國主動尋求對話的消息,特朗普后腳就忙著給關稅政策 “打補丁”,又是豁免手機電子產品,又是暗示 “關稅會大幅下降”,活脫脫一場自導自演的 “欲擒故縱” 戲碼。
但這場戲的劇本,早就被中國摸透了脈絡。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 GDP 環比萎縮 0.3%,股市半個月蒸發 4 萬億美元,老百姓連圣誕樹和玩具都要搶購囤積。這種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的打法,連特朗普自己都扛不住了。
他一邊抱怨 “關稅數字不知道怎么一下就上到 145%”,一邊又在股市暴跌時瘋狂釋放 “中美談判” 的煙霧彈,試圖用話術穩住市場。
這種 “經濟不行,嘴炮來湊” 的套路,連華爾街都看不下去了 —— 馬斯克公開嗆聲貿易顧問,比爾?阿克曼警告 “經濟核冬”,曾經的支持者如今都成了反對者。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在國際上的 “朋友圈” 也在加速瓦解。原本想拉著盟友一起圍堵中國,結果日本首相直接表態 “不打算唯命是從”,韓國更是把談判拖到了總統選舉之后。
連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都尷尬地承認:“我們每天都在和中國對話。” 可當被問到具體進展時,這位官員又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這種 “自說自話” 的談判姿態,恰恰暴露了美國的底氣不足。
中國的應對策略,卻顯得愈發成熟。我們既不跟著美國的節奏跳舞,也不放棄對話的可能。就像商務部發言人說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這種定力,源自于中國經濟的韌性 —— 寧波舟山港的巴西大豆船比去年多了 48%,而洛杉磯港的集裝箱卻冷清得像 “鬼城”。
當美國軍工企業因為稀土斷供急得跳腳時,中國的 “一帶一路” 朋友圈正在擴大,2024 年對共建國家的進口額突破 9.86 萬億元。這種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策略,讓美國的關稅大棒變成了 “棉花糖”。
但話說回來,我們也不能被勝利沖昏頭腦。黃亞生教授提醒的 “人均收入差距” 是客觀事實,中國在高端芯片、生物醫藥等領域還有短板。
不過,這種差距不是 “挑戰美國” 的障礙,而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就像當年 “兩彈一星” 的突破,靠的不是和美國比 GDP,而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
最后想問一句:美國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么?是真的想解決問題,還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中國又該如何在這場博弈中保持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