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消息了。
今天看到一個消息,足以看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還是固執的堅持自己的那一套,就是不允許烏克蘭加入歐盟。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當地時間5月2日在布達佩斯表示,烏克蘭加入歐盟將導致匈牙利經濟破產。
我不知道他是根據什么來進行推斷的,烏克蘭加入歐盟跟匈牙利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導致你匈牙利經濟破產呢?
有網友點評說,匈牙利總理的邏輯是這樣的:
過去三年,俄烏沖突已導致匈牙利約200億歐元的損失。
如今烏克蘭要求歐盟支持其維持100萬軍隊的規模,這部分資金本應留在歐盟用于發展經濟。而歐盟提出共同舉債資助烏克蘭,
匈牙利擔心這會使歐洲陷入債務漩渦,可能導致匈牙利承擔額外的債務負擔,同時也會影響歐盟對匈牙利的經濟支持和資源分配,進而沖擊匈牙利經濟。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也太沒有大局觀了,心眼比針鼻還小。
我就很想問一下歐爾班,如果歐洲不支持烏克蘭,讓烏克蘭被俄羅斯占領,那么歐洲會不會遭受戰火?一旦歐洲遭受戰火,匈牙利能不能幸存?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鼠目寸光,事實是烏克蘭正在為他遮風擋雨,為他抵御戰火,他竟然不知道幫助烏克蘭!
這就是一個蠢貨。
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根本不懂,就知道過自己的小日子。
幸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有波蘭、捷克的總統都是深明大義,有眼光的人,否則的話,真的有可能讓匈牙利歐爾班的伎倆得逞。
現在歐盟內部反對援助烏克蘭的力量當中,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是最頑固的一支力量。
烏克蘭情報部門向烏克蘭國家通訊社提供了一份報告,詳細披露了匈牙利一系列反烏克蘭行動,對烏克蘭和歐盟造成的傷害,對烏克蘭和整個歐洲的國家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
報告稱,匈牙利的消極影響正在四個方向進行:一是匈牙利公司參與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資金。特別是,其中一家銀行機構為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的企業提供服務,其活動與電子戰和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現代化和維修有關。
二是建立匈牙利少數民族成員對匈牙利預算資金的財政依賴機制,以便進一步利用這些人為布達佩斯的利益服務。
三是匈牙利隱藏和利用烏克蘭刑事訴訟涉案人員來實現反烏克蘭意圖。
四是匈牙利實際上允許俄羅斯特種部隊和情報人員使用其領土,開展針對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的秘密行動。
報告稱,“布達佩斯當前政策的特點是,它將其外交政策與克里姆林宮的利益同步。盡管匈牙利當局試圖以需要恢復外喀爾巴阡地區匈牙利少數民族受到侵犯的權利來證明他們的立場,但情報來源聲稱,匈牙利和俄羅斯之間存在著完善的高層溝通和協調。”
所謂維護在烏克蘭的匈牙利少數民族利益只是借口。
報告稱,匈牙利政府還公開阻攔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程,阻止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以擊退俄羅斯的侵略,阻止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并游說歐盟取消對某些俄羅斯寡頭及其家人的制裁。
烏情報部門認為,克里姆林宮因此“試圖將匈牙利及其領導層變成摧毀烏克蘭國家的工具之一”。
可能會有網友感到非常的難理解,歐爾班作為俄羅斯的木馬,緊跟在PJ的腚后,屢次跟歐盟作對,那為啥歐盟不能夠想辦法將它給踢出去?
要想踢出去還真的不容易,至少有五個方面的顧慮,讓歐盟不敢輕易的做出這一個動作。
一是法律與機制限制:歐盟沒有簡單便捷的機制來驅逐成員國。《里斯本條約》第七條規定了對違反歐盟價值觀成員國的制裁程序,但這一過程復雜且需成員國一致同意,很難達成。
二是匈牙利的經濟地位:匈牙利是中等發達國家,農業基礎好,工業發展快,在歐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有一定位置。如2025年匈牙利經濟增長預期良好,IMF將其2025年GDP增長率定為2.9%,在27個歐盟成員國中排名第五,踢出匈牙利會對歐盟經濟產生沖擊。
三要考慮到政治與外交影響:匈牙利是歐盟內部市場和申根區成員,在歐洲政治和外交舞臺有一定作用。踢出匈牙利可能引發其他成員國對自身主權和地位的擔憂,影響歐盟團結和穩定,也會削弱歐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四是歐爾班有國內政治支持:歐爾班的政策在匈牙利國內有相當支持,其領導的政黨多次在選舉中獲勝。若歐盟強行驅逐匈牙利,可能被視為對匈牙利內政的過度干涉,引發匈牙利民眾反感,不利于問題解決。
五是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因素: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歐盟面臨諸多外部挑戰,如俄烏沖突、與美國的關系調整、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外交經濟博弈等。
此時驅逐匈牙利,會分散歐盟內部精力,不利于共同應對外部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