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日本埼玉縣八潮市因老舊下水道結構崩壞導致路面塌陷,而后駕車墜入天坑的74歲男駕駛員遺體,在時隔3個月后終于被救出。
就在就出之前,媒體和部分民眾甚至都還相信有奇跡發生。直到確認遺體被搬運出,家屬在這三個月的精神煎熬,可想而知。
家屬哀痛發聲:“從沒想過父親要到3個月后才會被救出來。相信父親一定是與恐懼與痛苦不斷抗爭到最后一刻,直到他精疲力盡為止,腦海中想著的一定都是要活著回家,想到這里,我的身體就顫抖起來,胸口也感受到一陣悶痛。我根本無法想象爸爸會被無端卷入道路崩塌的事故中!父親性格堅毅且一直是個可靠的人,無論發生什么好像都可以依靠他,雖然個性上有點頑固,但總是帶著笑容,是相當體貼且性格敦厚溫和的人,在孫子、曾孫出生的時候,都對他們注以無盡的關愛,并且衷心期盼著孫輩們的長大。我至今仍無法接受父親突然離世的事實,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接受這件事。但現在,為了無愧于父親,我覺得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繼續前進。父親無法陪伴孫子一起長大了,非常遺憾?!?/p>
那么問題來了,日本號稱天災之下訓練有素,為何救人花了三個多月?連民眾都需要一個交代。
據官方媒體報道,在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雖的確是立刻展開了搜救,由于卡車車頭陷入泥沙中,導致車門無法開啟,且環境上下水道管道破裂,有污水持續涌出,附近的河水也倒灌進坑內,原本天坑的附近又因為無法承受大型機具的重量出現2次坍方,卡車車頭也被沖進下水管道中。
所以在現場積水、積土、充斥有毒氣體硫化氫等一系列惡劣狀況下,為了避免搜救隊員遭遇二次災難,搜救不得不在2月中旬暫時宣告終止,并采取安裝臨時管道等措施排出污水、有毒氣體,同時從地面正上方與下水道橫向2處同時挖掘,希望能接近被沖入管道深處的卡車車頭。
再就是2個月以后,5月1日凌晨,當地消防施救人員確認下水道內的水位以及硫化氫濃度下降,于是搜救人員穿上防護裝備、攜帶氧氣瓶輪流進入下水道管路查看,除了檢查水位與土壤狀況,也得以靠近卡車車頭,經目視確認座位上有1人呈坐姿,推測即為失聯的卡車駕駛。隨后將駕駛員的遺體送上地面,并運離現場。
琦玉縣政府表示,接下來會正式開始災后修復工作,包含更換縣內老舊的下水道管道等,預估要花上5到7年才會徹底完工。
日本的老齡化不僅僅是人,凸顯的還有這些設施。據悉這不是頭一起當地的塌陷,一場事故意外,用生命才能讓日本政府警醒設備設施該更新換代了,實在是代價太大了。
很多網友質疑,日本救助制度存在漏洞,救助一個人居然要3個多月,這個時效的確應該被質疑,生命的黃金救援時間是爭分奪秒的,雖然有困難,但所有艱難都不能成為救助生命的借口。也許這樣說有些苛刻,不然誰去給這起事故去承擔責任呢?
又有人說了,前幾天一位100多歲的老人駕車墜入河中,被迅速救起,沒有受到半點傷害,生命體征平穩,公平的說的確沒有毒氣污水內灌這些阻擋,且也幸虧那輛車自動報了警,這位100歲的老人也是實數命大。
但是都不能用僥幸去評估一起事故,這都是值得去吸取經驗的,不要等到真的出了事,才去反思,這也是我們為人的道理吧,事在人為且未雨綢繆,設施更新也許是政府對民眾對這起事故的交代,但并不能說是滿分答卷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