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的火星生命假說
當NASA的毅力號漫游車在火星杰澤羅隕石坑采集巖石樣本時,法國科學家在《自然·天文學》發表了一項震撼研究:約40億年前的火星地表之下,可能曾遍布吞噬氫氣、釋放甲烷的微生物群落。這些單細胞生物如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態,在數厘米厚的土壤庇護下,形成龐大的“地下王國”。
生命為何成為自我毀滅的推手?
研究團隊通過氣候模型還原出驚人的因果鏈——這些微生物瘋狂消耗大氣中的氫氣時,竟意外抽走了維系火星溫暖的關鍵“保溫層”。原本潮濕溫暖的火星在短短50萬年間溫度暴跌200℃,進入極寒冰河期。論文第一作者索泰雷直言:“生命或許總在創造自我毀滅的劇本。”
宇宙級生存悖論
細思極恐的是,地球生命在相似起點下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地球早期以氮氣為主的大氣層,讓微生物反而成為氣候穩定的調節者。這種對比讓科學家陷入深思:生命的存續是否只是偶然的幸運?SETI研究所專家帕勒文指出,這項研究徹底改變了“生物圈與行星互動關系”的認知框架。
人類正在接近終極答案
目前,科學家鎖定火星希臘平原和毅力號所在的杰澤羅隕石坑為最佳探測點。更令人心跳加速的是,索泰雷團隊即將啟動新課題:那些引發氣候災難的微生物后裔,是否仍在火星深處延續血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拋出終極之問,“它們究竟藏在哪里?”
你認為火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過?
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