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智己L6全國試駕開啟#
今年以來,南京城市更新的腳步就從來沒有停過!一大批主城老小區,相繼迎來拆遷、改造!
就在近日,又有兩地等來好消息!
- 江寧東山將啟動站前路搬遷,總投資超4億。
- 江寧城中村黃泥塘已納入2025年江寧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在爭取資金支持。
可能對公眾來說,拆遷一直是一個非常有話題度和爭議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都不可否認一點,城市只要想升級、發展,拆遷都是繞不過的必經之路。在拆遷的背后,誕生的是一個越來越好的南京!
一、4億砸下,江寧這里開啟大拆遷!
最近,一份《站前路(學院北路一秦淮河以西段)平衡地塊房屋協議搬遷項目跟蹤審計采購公告》曝光。
文件顯示:“根據區政府2024年第89次常務會紀要精神,區土儲中心委托我街道對站前路平衡地塊(邵圣工業園及周邊)啟動協議搬遷工作,共涉及約21戶(家)、房屋面積約4.7萬平方米,資金概算約4億元。”
此前江寧區人民政府官網上也表露過拆遷用途,”用于邵圣工業園周邊地塊建設“,需對該地塊范圍內部分國有土地上房屋實施搬遷工作。
邵圣工業園地處江寧東山岔路口板塊,位于站前路,一路之隔就是南部新城,周邊有小焦村、金竹花園、天地新城、明月港灣等小區。
來源:百度地圖
早在2023年,江寧區擬出讓重點地塊中,就有”邵圣工業園項目站前路片區地塊“的身影,用地總面積140.46畝,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商住混合、社區中心科研用地。
也就是說,邵圣工業園此次搬遷,目的是為了釋放土地資源,為區域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優化提供空間支撐。
二、確定城中村改造!江寧黃泥塘,爭取資金支持!
近日,江寧黃泥塘片區城市更新傳來新進展。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咨詢,“在2024年時,東山街道告知東山街道黃泥塘片區已經納入南京市城市更新項目庫;在2025年,東山街道告知改造方案暫未確定,同時在通過城中村改造途徑申請資金。想咨詢納入城市更新項目庫是否具有時效性,如果有時效性,目前南京市是多久?另外改造方案及資金申請,現在進展到什么程度?”
4月28日,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東山街道辦事處回應:“經調查核實,江寧區黃泥塘片區現已納入2025年江寧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整治提升),正在通過城中村改造的途徑爭取相關資金支持,具體實施時間節點將根據資金支持程度和落地情況、項目成熟程度而定。”
雖然具體更新改造時間還沒定,但黃泥塘片區已經列入城市更新項目庫,且正在進行爭取資金支持!
這對黃泥塘片區的居民來說,是非常振奮的好消息!
去年,本平臺曾實探過黃泥塘片區,可以說,這里的城市更新迫在眉睫,不僅是對當地居民生活的改善,也是江寧城市建設向更高階段邁進的關鍵。
黃泥塘,江寧東山老城區的城中村,其面積約0.5平方公里,現有常住戶1100多戶,流動人口8000多人,1982年開始分批遷建成型。
它緊靠文靖西路和上元大街,被北沿路、土山路包圍在內。
這里距離江寧萬達商圈約600米,距離地鐵1號線河定橋站僅約1.6公里,還有地鐵5號線東山站、南京市江寧醫院、江寧區政府等配套。
黃泥塘就是這樣一個占據著黃金地段的地方,當你驅車在文靖西路上,壓根想不到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城市界面上,拐角處還留有這樣一個城中村。
黃泥塘的房子多數建造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當時經濟條件有限,開陡墻、五寸墻很多,建房原材料都是用石粉、石灰、黃泥巴砌墻。
房屋與房屋之間,粗細不同的電線像蜘蛛網一樣隨處鋪排,不知通向何處。
一眼望去,街邊的房子頗有一種回到農村小鎮的感覺。
這里的房屋質量存在很大問題,居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存在嚴重隱患。此外,村中狹窄道路被私家車隨意停放堵塞交通,小商戶占道經營,生活垃圾無法快速清運,對生活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而這些,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對于黃泥塘的居民來說,一場大刀闊斧的城中村改造已經等待了許久。
三、重磅文件發布!南京34個片區即將迎來大更新!
今年南京發布《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公眾意見征詢)》,南京將對12個行政區共34大片區進行城市更新!其中很多都是人們一直關注的重點區域!
①分圈層進行城市更新!
老城重點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特色彰顯,人居環境改善、老舊基礎設施改造。
中心城區重點推進老舊居住用地更新改造和存量產業用地提質增效。
副城、新城重點盤活利用閑置低效用地,優化工業、倉儲等生產類土地運用,合理配套產業服務設施。
②分行政區進行城市更新!
綜合各區社會經濟發展階段、資源稟賦、更新對象特點,因地制宜提出分行政區更新策略,明確各區更新導向、工作重點及相關要求。
● 玄武區
以科技創新、民生改善、商貿文旅特色彰顯等方面為更新導向。突出創新引領,發揮科技創新中心優勢,挖掘環紫金山低效產業用地潛力,建設創新載體,探索融通項目實施路徑;強化文旅驅動,關注山水、街巷空問特色彰顯,注重梅園新村等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復興,推進環玄武湖、老城片區的文旅資源利用;注重品質提升,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改善居住環境品質,完善配套設施。
● 秦淮區
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產業轉型升級、人居品質提升等方面為更新導向。突出歷史文化特色,推進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復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挖掘低效園區、老舊商業街區和傳統商圈、低效樓宇、硅巷等存量資源,增強產業發展核心動能;注重民生需求保障,推動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補充完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
● 建鄴區
以宜居宜業與活力提升、智慧韌性城市建設、公共空間網絡建設等方面為更新導向。流籌推動老舊小區更新改造,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實現“全齡友好”,打造宜居社區;以科技創新賦能城市更新,積極引導低效產業、產業園區綠色化改造升級,加速推進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鞏固城市安全韌性;利用閑置地、邊角地和插花地建設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等公共活動空間,完善城市綠道系統,加強公共空間網絡建設。
● 鼓樓區
以創新驅動、民生改善、風貌彰顯等方面為更新導向。創新驅動,依托現狀高校與產業優勢,推進低效產業空間轉型升級;品質提升,依托教育配套、歷史人文優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歷史街區活化、濱江風貌提升,打造老幼友好、特色鮮明的城市生活區;全域整治,依托山水資源優勢,結合城中村整治、綠色開敞空問功能重組等,改善城市整體風貌。
● 江北新區
以樞紐驅動、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等方面為更新導向。樞紐驅動,結合南京北站建設計劃,匹配未來發展需求,加快推進周邊用地的騰退更新,積極打造樞紐經濟區;產業升級,挖掘低效產業存量資源,注重高能耗產業清潔化改造與轉型升級,整合微型產業園、零星工業用地,激活國家級新區產業發展核心動能;民生改善,通過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更新補短板以及完善15分鐘生活圈,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宜居新主城服務水平。
● 浦口區
以風貌彰顯、產業轉型、民生改善等方面為更新導向。進一步挖掘老山、長江文旅特色,有機串聯公園綠地、郊野公園和特色濱水空間,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老工業園區綠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植入新經濟、新業態、新場景,提升產業能級;整合提升危舊居住空間、低能級服務配套,以15分鐘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 棲霞區
以產業轉型、環境改善、品質提升等方面為更新導向。充分利用創新資源和科教優勢,推動低效工業用地向科技研發與城市生活轉型。注重高能耗產業清潔化改造與轉型升級,整合以鄉鎮工業為主的低小散產業用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鞏固智造強區地位;改造城中村、老舊小區等存量空間,實施差異化的更新改造模式,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環境品質和公共服務能力,營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 雨花臺區
以活力營造、產業升級、風貌彰顯等方面為更新導向。通過南京南站樞紐經濟活化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植入新經濟、新業態、新場景,復興與提升中心城區城市活力;通過轉型與升級產業空間,注重高能耗產業清潔化改造與轉型升級,改造雨花經開區低效空間,建設新興制造產業集群;注重秦淮新河、三橋生態廊道等山水空間的保護,加強生態修復和存量更新,維護生態安全格局。
● 江寧區
以主城能級提升、新城產城融合、新市鎮城鄉融合等方面為更新導向。有序推進東山主城有機更新和提質擴容;加快推進濱江、吉山、方山、祿口、湯山等新城產城融合,增強江寧產業集聚力、輻射力;推進湖熟、谷里、橫溪等新市鎮的城鄉整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
● 六合區
以民生改善、風貌保護、產業升級等方面為更新導向。以六合老城為更新重點,通過小規模、漸進式、常態化微更新模式,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引入文創等新業態,增加公共空間,激發老城文化魅力;以雄州產業園為產業類低效空間更新重點,通過提升產業用地利用效率、引導地塊退二優二和退二進三,促進產業發展質量和用地效率提升。
● 溧水區
以產業轉型、民生改善、環境整治等方面為更新導向。針對團山工業園、永陽工業園、柘塘老工業區等區域采用增效改造的方式為主導,整合以鄉鎮工業為主的低小散產業用地,強化功能活化,推進產業升級;有序推進永陽老城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提質擴容,推進棚戶區、城中村、舊廠房改造,加強文脈的延續提升城市品質。
● 高淳區
以魅力彰顯、民生改善、產業轉型等方面為更新導向。依托“國際慢城”品牌優勢,以“全域旅游”整合高淳山水生態與文化資源,優化高淳全域旅游產業空間布局;彰顯高淳區歷史文化底蘊,突顯歷史文化特色,以保護老街特色魅力和活化利用為重點,維持社會生活的延續性,改善基礎設施和環境,保持街區活力;推進城市核心區老舊小區改造、街區更新,提升城區魅力;整合產業資源,推進開發區低效產業用地改造提升。
③全市劃定34個更新片區!
全市共劃定更新片區34個,作為市級層面統籌更新工作的重點區域。更新片區是對片區內的功能、規模和設施進行統籌的研究范圍,不作為法定規劃管理邊界,強調落實總體規劃戰略意圖,統籌存量土地資源配置,指導更新規劃單元詳細規劃編制。
根據規劃內容,南京全市共劃定了34個更新片區,涉及所有行政區!包括有像玄武紅山片區、花園路板倉街片區,秦淮秦虹片區,建鄴南湖片區,鼓樓中央北路片區、下關濱江片區,江北新區南京北站、南鋼片區,浦口江浦片區,江寧百家湖片區,棲霞燕子磯片區,雨花梅鋼片區等等。
在更新片區內劃示市級重點更新規劃單元62個。更新規劃單元是為統籌更新對象的規劃要求和空間安排而劃定的社區級詳細規劃單元,更新規劃單元詳細規劃是更新實施單元詳細規劃編制和城市更新項目實施的規劃依據。結合各單元內更新資源主導類型將更新規劃單元分為六類,其中:老舊住區改造類17個、歷史文化傳承類10個、低效產業提質類12個、老舊商業煥新類4個、藍綠空間完善類3個、其他更新改造類16個。
④近期具體行動計劃!
圍繞城市更新工作目標,聚焦改善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城市活力、促進產業增效、彰顯文化魅力、提升安全韌性等方面,近期重點開展8大更新行動。
美好家園營造行動:統籌推進老舊住區更新,加大對危房整治改造力度以模塊化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加強社區生活圈建設,提升社區服務功能。
城市活力煥新行動:進一步提升新街口核心商圈能級,彰顯夫子店、湖南路等區域性商業中心特色,優化批發市場和老舊商貿區功能業態,建設特色街區、主題街巷。完善便民商業服務圈,增補社區商業功能。
產業空間增效行動:落實工業用地控制線管理要求,保障產業用地底線。鼓勵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逐步騰退低效產業用地,支持產業用地提容擴產,增補產業配套服務設施。持續打造老城精品城市硅巷,激發創新活力。
六朝古都添彩行動:持續推進“外秦淮-明外郭”百里風光帶更新行動、明城墻風光帶更新行動和歷史城區文化資源整體保護,彰顯名城山水形勝與古都歷史風貌。推動中華路、御道街等歷史軸線沿線文商旅深度融合,促進歷史軸線與旅游線路的結合。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活化利用。
山水魅力彰顯行動:優化長江岸線保護與利用,促進沿江公共空間貫通,助力長江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鏈接周邊“山、水、城、林(陵)”景觀和存量資源,針灸式更新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打造鐘山風景名勝區魅力生態綠核。強化秦淮沿線文旅融合,促進內外新秦淮聯動更新,擦亮內外秦淮百里風光。
公共空間提質行動:推動街頭綠地建設,活化小微空間,加強復合利用充分利用結構性綠地和濱水空間,深化主題營造,激活大型公共空間活力。
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加強房屋體檢,實施危房分類治理,提升房屋安全水平。牢筑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完善應急保障體系,提高城市安全底線。
智慧城市建設行動:構建CIM(城市信息模型)全息底圖,加強基于CIM的智慧城市治理。搭建城市更新智慧管理平臺,完善城市更新精細化管理。依托“一網統管”,促進空間治理現代化。
城市追求高質量發展,城市更新成為新的發動機。
同時,城市更新對于優化空間形態、完善片區功能、增強安全韌性、改善居住條件、提升環境品質、保護傳承歷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顯著意義。
2025年,將是南京大力啟動城市更新的一年。相信新的一年,城市將快速煥新,助力南京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