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見
央視新聞披露,近期,來自中國的潮玩App延續多款中國購物應用的熱潮,登頂蘋果美國應用商店購物類榜首。外媒指出,中國潮玩品牌正跨出國門,成為聯通全球年輕人情緒的新潮消費品。
報道稱,受關稅政策沖擊,該系列潮玩在美國的售價將從22美元上漲至28美元,盡管如此,消費者依然涌入商場搶購。在美國洛杉磯,購買隊伍被形容為“找不到隊頭,也看不到隊尾”。《環球時報》5月2日晚轉發海外博主“探店”視頻時,甚至評價稱“中國玩具在海外‘殺瘋了’!”
這家來自中國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披露數據顯示,一季度,其海外市場增長近480%,成為業績增長的絕對主力。從海外各區域收益來看,亞太、美洲、歐洲同比增長約為350%、900%、600%。
就美國濫施關稅的影響,品牌方公開回應稱:“加征關稅對我們有一定影響,但沒那么大。”
大河報客戶端發文分析稱,該企業在美定價權高,預計增加的成本通過終端提價即可覆蓋。再加之其產品本身在海外市場就存在顯著的溢價,不利影響都將消減。
對于這一現象,美國媒體認為,在關稅增加的背景下,美國消費者正在積極尋求直接購買中國低價商品的渠道。中國潮玩產業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豐富的銷售渠道以及注重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開始突破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地理界限,躍遷為具有跨文化意涵的全球消費品。
針對上述潮玩產品全球“出圈”,媒體總結認為,這得益于品牌方獨特的年輕化的審美設計、趣味的“盲盒”購物形式等。但事實上,泡泡瑪特并非是中國玩具產業“出海”熱潮中的個案。
綜合近期公開消息可以看到,在關稅戰背景下,中國玩具產業“逆風”突圍,不懼關稅“大棒”,得益于中國在以玩具、文具等為代表的小商品產業鏈上,無可比擬的優勢。
日前,中國網消息披露,多家義烏出口玩具商透露,已陸續收到來自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的出貨通知,確認恢復訂單生產與發貨流程。這些企業在通知中明確表示,新增的對華加征關稅將由美方自行承擔,不再轉嫁至中國供應商。
“塔吉特前幾天剛發來郵件,說明關稅由他們承擔,我們不用調整報價,也不用再等新規則落地。”一位主營毛絨玩具的義烏商戶表示,“從上周開始我們已經恢復打樣和排產。”
據介紹,自美方宣布對部分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以來,一度引發出口環節短期延遲或價格博弈。但隨著終端銷售旺季臨近,尤其是針對美國返校季、萬圣節和圣誕節檔期的備貨窗口收緊,大型零售商不得不重新確認供貨計劃并主動承擔成本。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美國進口的玩具總額接近177億美元(約合1281億人民幣),其中約75%都來自中國。許多玩具行業從業者表示,如果當前供應鏈停滯的局面持續過久,“今年假期很有可能出現玩具短缺”。
業內人士分析,沃爾瑪、塔吉特等頭部零售商選擇“自吞”關稅,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
確保供應鏈穩定,避免因臨時斷貨導致品牌聲譽受損;
維持商品競爭力,通過自身規模效應消化成本,避免零售端漲價;
與優質供應商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減少重新開發新供應鏈所帶來的不確定與時間成本。
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斌向媒體表示,在美國加征關稅背景下,泡泡瑪特等一批玩具生產企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這些企業在所在領域內具有強大的定價能力、全球生產轉移且供應鏈多元化的策略,展現出一批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為中國構建雙循環格局、提升全球價值鏈話語權提供了實踐參考。
針對部分美企主動承擔關稅成本,中國網評價稱,這被視為一種市場自適應策略,說明中國產業鏈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議價力與粘性,尤其是在高性價比與快速響應能力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