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潔平
暮春時節,走進離家不遠處的惠山古鎮。古鎮里已是游人如織。游人們在二泉池旁聆聽《二泉映月》,在寄暢園里留連江南名園,徜徉在秀嶂街上尋訪著無錫故事;踟躇在"醉紅坡"前,歡愉著與盛放的杜鵑花同框合影發至朋友圈。更有許多人走進沿街的店鋪,品嘗著無錫地方小吃,如小籠包子、小餛飩,還有豆腐花、梅花糕啊。還有的坐在沿河茶室"泉茶一味",或選購著惠山油酥、油嫩子什么的。芳香、甜美的滋味,在街巷里流淌、漫延,恰勾起了我的饞蟲。已到晌午,想吃新萬鑫面館的銀絲面呢。然而,走到店堂門口,只見排起了好長的隊伍,只得作罷。
新萬鑫面館的故事始于20世紀30年代。新萬鑫的創始人汪小宜,將原先開在無錫西門外西直街的"聚福園"面飯館,搬遷到了市中心崇安寺,開辦"新萬鑫茶社",經營早點為主,并涵蓋面點、家常便飯以及午后書場等。汪小宜對面點特有鉆研,店里制作的蔥油雞子大餅早早成為無錫美食的地標,大碗面和蓋澆面也漸成招牌。后來,其子汪耀奎繼承父業,并開設"百尺樓"畫室,將文化元素注入餐飲經營,讓新萬鑫"近悅遠來",從此與拱北樓、王興記并稱為"崇安寺三大飲食名店"。
20世紀60年代,無錫飲食服務公司從常州引進銀絲面,落戶新萬鑫。本來新萬鑫就對一碗面"術業有專攻",加上無錫有好面粉、好面機、好面刀和好手藝的制面師傅,銀絲面很快在新萬鑫開花結果,成為無錫地方美食的一張名片。
時至2012年,在惠山古鎮改造煥新中,新萬鑫作為老字號被引入,并由年輕人孫炎接受掌門,并請來點心大師胡法律(曾在崇安寺當過學徒)指導技藝提升,更是把一碗銀絲面做得風升水起,名聲大振。
百聞不如一嘗。初夏一個日子里,我又去了惠山古鎮,走進剛剛開放的新場景"映月里",大飽了一回眼福和耳福,然后坐進新萬鑫面館,吃一碗心心念念的銀絲面,享受一番舌尖上的驚艷。
這碗銀絲面,真的不一般:同樣是"面、湯、澆頭"制面的"三寶",而新萬鑫的銀絲面卻有另外"一面"。先說面(面條)吧,面條用上等面粉軋制而成;而在軋面的過程中要比普通的面條多軋兩道,面條顯得格外筋道;最后用刀"來軋出"白如雪、細如發、韌勁足、滑而爽個齒口的"面,那個面細而滑爽,叫人難以相信面條可以怎么做;一碗面端上來,看上去分明在欣賞一份藝術品呢,吃起來卻猶如絲綢掠過舌尖。
無錫一碗面,重在面之湯。大多面館是用黃鱔骨、豬肉雞鴨筒骨、絲螺等煲制紅湯,新萬鑫選用的是整只老母雞"吊"白湯,而且經過六個多小時煲制而成。清冽的雞湯上面浮著金亮的雞油,撒上些許蒜葉蔥末,天然鮮香,令人都舍不得留下一丁點。吃完面、喝盡湯,那真是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說到"澆頭",想到一句話"沒有澆頭的面是沒有靈魂的",新萬鑫的面澆頭皆由名廚掌勺,大都是小鍋現炒,并秉承了無錫人做菜的濃油赤醬,與銀絲面堪稱絕配。澆頭品種多也,爆魚、素雞、四喜面筋,蟹粉蝦仁,紅燒排骨,響油鱔糊等等,澆頭出彩添味,,一碗銀絲面活色生香。許多無錫人喜歡鱔絲"澆頭",小砂鍋里的鱔絲,被濃郁的湯汁包裹,入口嫩滑沒有絲毫腥味,倒入銀絲面里,與面拌勻,絲絲入味,隨面還配有紫菜蝦皮湯解膩。那天,我點了份雞湯銀絲面,外加一份蟹粉"澆頭",黃橙橙的蟹粉拌入泛著銀色的面條,"色香味形"經典的無錫味道,那是一口一個滿足,直柔軟到了心頭。
吃完新萬鑫的銀絲面,回味中意猶未盡。“為什么這碗面如此美味,入口入心呢”,于是,咨詢了一下新萬鑫的孫炎“掌柜”,這是一位年輕輕的非遺傳承人。孫炎說:“我就是想一定要讓游客們、家鄉人在日常的文化浸潤中吃好,品嘗到地地道道的無錫味道。”樸素的語言,蘊含著多少辰光的堅守和執著。一家面飯店,百年傳承,一碗銀絲面,美味彌久。以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對無錫味道的堅守,對烹飪技藝的創新,孫炎和和他的團隊正以弘揚無錫美食為己任,匠心制作一碗銀絲面,用心辦好子一家“老法頭”里的面飯館。
我想起了今年春晚分會場上呈現的那盤“梁溪脆鱔”,那屜熱氣騰騰的無錫小籠饅頭,想起了無錫許多“老字號”、眾多餐飲人正在認認真真地傳承無錫的名點、名菜、名菜。又想起了馬未多先生在無錫探訪餐飲小店、美食小吃時短視頻里的場景……
春晚后,無錫旅游熱度持續,各地游客紛紛因美而來、“聞香而至”,打卡無錫美景,打卡無錫美食,共享“錫式生活”的滋味和愜意意?!叭碎g煙火氣最扶凡人”啊!
"好久不見,來碗銀絲面"。感謝新萬鑫那碗銀絲面,感謝堅守并創新著的無錫餐飲人。正因為有你,有你們,家鄉人、旅游者的幸福感已從舌尖漫延、浸潤到了心田。
作者簡介
王潔平,全國休閑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旅游協會副會長,原無錫市旅游業協會會長,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旅游即城市》《旅游即生活》《旅游即美好》三部曲。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