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一場《人工智能時代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培訓活動,在昆明市西山區福海楊家中心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研究院主任研究員、編審,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永春擔任主講。楊家中心學校全體數學教師積極參加此次活動。與此同時,西山區18所學校150余名數學老師也齊聚一堂。
王永春從3個關鍵方面闡述了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遠影響:一是豐富課程資源,為教學提供更廣闊的內容和形式;二是助力個性化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三是作為智能教學輔助工具,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王永春的講解讓老師們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教育實踐緊密相連。這也對老師們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王永春認為,數學的眼光主要體現在抽象思維和幾何直觀能力上;數學的思維核心是推理,而人工智能的本質也是推理,通過運算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數學的語言則是建立模型。王永春將新課標中的“三會”理念與實際教學緊密結合,為老師們提供了指導和啟發,幫助大家更好地將這些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王永春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人的思維能力發展更為關鍵。他重點介紹了數學中的推理思想方法,并結合自己編寫的《小學數學教材一本通》中的生動案例,強調知識應回歸本源。王永春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打破傳統的課時限定和內容界限。在新課標實施后,老師們需要轉變觀念,積極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最后,西山區福海楊家中心學校校長巫裴分享了他對本次活動的深刻感悟。巫裴鼓勵老師們將今天學到的知識和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繼續傳承數學人的精神和情誼,為培養更多優秀的數學人才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