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幾乎在同一時間對外披露了一則重磅消息,日本一架飛機不顧中國勸阻警告和勸阻,強行飛至釣魚島領海上空,結果在中方強制驅離下,這架日本飛機落荒而逃。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5月3日一架型號為塞斯納 208 型日本民用飛機突然闖入釣魚島領空基線,在12 海里范圍內低空飛行。
當時,中國海警正在該海域執行任務,所以很早就監控到這架日本飛機,于是果斷采取驅離措施。
先是海警 2304 艦啟動電子對抗系統對日本飛機實施電磁干擾,讓其飛行系統受到干擾,無法正常作業;
緊接艦載直 - 9A 直升機快速升空,直奔日本飛機而去,同時我方開啟雙語警告,要求其盡快離開。
果然,日本飛機見情況不妙,未采取任何反抗手段,直接返回了,整個過程僅僅持續5分鐘。
從日本飛機的動作來看,這次挑釁行動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經過周密策劃。這架日本飛機刻意選在距離海面50米的低空飛行,就是為了避開雷達監測,企圖神不知鬼不覺地闖入釣魚島領空。
而且,此次闖入釣魚島領空的塞斯納208型飛機所屬的西海航空株式會社,是典型的親美派,此前曾參與過日本親美勢力主導的“離島調查項目”,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
日本選擇民用飛機而不是軍機,并在中方驅離后快速撤離,一方面可以降低事件的敏感性,避免爆發更大沖突;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制造事端、繼續炒作釣魚島問題的空間,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所以說日本此次針對釣魚島的行動是故意為之,然而外界普遍猜測,這個時候日本飛機挑起釣魚島事端,背后可能藏著更深的算計。
通過挑釁中國向美國示好,是日本此次行動的目的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與美國因關稅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日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剛派出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訪問中國,并帶著石破茂親筆信。
釋放改善雙邊關系的信號,似乎向外界暗示日本經濟發展不只是依靠美國,中國也是重要選擇。
而且,5 月 2 日結束的第二輪談判中,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公開表示將把持有的1.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作為談判籌碼,這一言論引發美國政府強烈不滿。
在這種微妙時刻,日本政府親美勢力故意制造釣魚島事端,明顯是要向美國證明: 日本在戰略上仍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所謂"親中"姿態不過是權宜之計;
同時,日本政府不想,也不愿意得罪美國,甚至愿意繼續充當美國在日本牽制中國的棋子。
日本的第二個算計是將經濟問題轉向政治問題。前段時間美國防長赫格賽斯在與日本防衛大臣通話中,再次確認釣魚島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
日本首相石破茂訪問美國時,與特朗普在聯合聲明中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東海、南海現狀。
日本政府十分清楚,如果單純的經濟對抗很難抵擋美國的關稅大棒。但通過炒作釣魚島問題,日本就有可能將議題從經濟領域轉向安全領域,迫使美國在談判中做出讓步。
更重要的是, 這種“以安全換經濟” 的策略,日本政府并不是第一次使用。
2012 年日本 “購島” 事件后,美國曾在《美日安保條約》適用范圍上作出模糊表態,間接幫助了日本政府在后續談判中爭取到更多利益。
當然,這個時間點日本炒作釣魚島問題,可對美國安全承諾的"驗收測試",同時向國內親美勢力展示日美同盟的"有效性"。
第三個算計則直指日本國內政治。石破茂政府近期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引發自民黨內親美派系的強烈不滿。
要知道7 月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石破茂再不有所動作可能失去保守派選民支持,甚至遭到他們發起的不信任動議。
通過制造釣魚島事端,石破茂政府可以向國內展示其“強硬”姿態,爭取保守派選民的支持,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很明顯,石破茂內閣試圖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通過對華高層交往(如派特使遞交親筆信)緩和中日關系,進而保證日本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又通過釣魚島事件向美國表忠心,獲得美國安全和經濟上的支持。
這種 “雙重外交” 策略看似高明,實則暗藏風險。中國外交部早已明確表示,“任何試圖通過制造外部矛盾轉嫁內部壓力的做法都是徒勞的”。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日本民用飛機侵闖我釣魚島領空行為。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向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認識到事態嚴重性,切實采取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