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周蘭 秦鈺璽
初中地理課上,珠峰的圖片在河南女孩孫寧心中種下夢想,2012 年畢業旅行,她背靠珠峰,在微博中寫下:總有一天,我要登頂珠峰,五年、十年……
這句樸素的誓言,開啟了孫寧長達 13 年的攀登之路。
2019年,孫寧成為河南首位登頂珠峰的女性。2025年“五四”青年節來臨前,她第4次向珠峰發起挑戰,目前正在珠峰大本營。“作為青年人,想要進步,就離不開探索精神,不斷去體驗生命。當我在珠峰峰頂看到第一縷陽光照到雪山上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是什么讓她多次丈量8848.86米?
“河南人的性格特質就是厚道、堅韌、踏實。就像攀登珠峰,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只要堅持,終會看見屬于自己的‘第一’。”孫寧道。
“雪山選擇了我,也接納了我”
2012年,22歲的孫寧第一次站在珠峰腳下。高原的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打在沖鋒衣上,她望著珠峰,在心里堅定了不斷攀登的夢想。
“我從小喜歡畫畫,老師帶著我們去寫生,我很喜歡大自然,喜歡徒步,后來慢慢開始登山。”在上海開設藝術工作室的孫寧告訴記者,她攀登的第一座雪山,是四姑娘山二峰(海拔5276米)。六七人同行,只有兩人成功登頂,她便是其中一個。
“雪山選擇了我,也接納了我。”從那以后,她每年都會去登雪山。
2018年,登頂馬納斯魯峰(海拔8163米,世界第八高峰)時,孫寧有了嘗試攀登珠峰的念頭。
2019年5月,孫寧從南坡登頂,成為河南首位登頂珠峰的姑娘。
“珠峰太多面了,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不一樣。站在珠峰頂的那一刻,在日出的映射下,珠峰特別像一座金字塔……”直到現在,孫寧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眼中依然閃爍著光芒。
珠峰“教”她接受不完美
2019年登頂珠峰之后,孫寧對這座山峰的感情愈發深厚。
珠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海拔8848.86米,北坡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2019年、2023年,孫寧兩次從南坡順利登頂。
“我一直想從北坡登頂珠峰,因為我了解過太多珠峰攀登背后的故事”。孫寧說,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珠峰,但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一直到1975年,時隔15年之后才第二次攀登珠峰,北坡登頂珠峰的背后,夾雜著很多中國人真摯且復雜的情感。因此,2021年,孫寧早早地提交申請,期待著從北坡登頂珠峰。
但事情并未得償所愿。在攀登至海拔7300米處,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攀登者們不得不下撤,放棄登頂。
“當時我站在珠峰腳下的大本營,我說‘有一天我還會來’。”這句話是孫寧對珠峰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沒有不甘的怒吼,只有像雪山般沉靜的篤定。
三次攀登,兩次登頂,一次被迫放棄,珠峰像一位嚴苛的導師,在孫寧的生命里刻下深刻的注腳。
“人生有很多不完美,你要接受它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珠峰教會我的。”
2025年4月,孫寧再次來到西藏珠峰大本營,為第四次攀登珠峰做準備。“這也是為了完成2021年未完成的事情。”
“將珠峰的裂縫‘縫合’起來”
孫寧從事藝術工作,在藝術創作方面,珠峰成為她的重要靈感來源。
有人以紀錄片的形式,將攀登珠穆朗瑪的全過程,以全新的視角展現在世人眼前;有人以照片的形式,展現珠峰奇景;有人以寫書的形式,記錄了關于珠峰的傳奇故事。“每一個作品都是拿命換來。同樣,我是以鮮花的方式,將珠峰的裂縫‘縫合’起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引發人們探討珠峰對人生、對藝術的影響,以及人類攀登珠峰的意義。”
2023年,孫寧將鮮花通過直升機運送到珠峰南坡的山腰,在5000多米、7000多米、8000米等海拔的極端環境下,用鮮花、冰川等材料進行創作,每添一“筆”,都飽含著她對珠峰的獨特感受。今年,孫寧將在北坡繼續創作。
“生命的寬度是無限的,我們要去體驗生命。”在孫寧看來,人類的進步永遠離不開這種探索精神。山永遠在那里,但人們攀登的,從來都是自己心里的那座山峰。
青年人要有敢做夢的勇氣
“登山是我人生的一種狀態,每次登山或是在山上進行藝術創作,我也會累會哭,但哭過之后,我總能滿血復活,不是因為我比別人更強大,而是我愿意面對那些脆弱和不確定,并把它融入我的作品里,變成攀登的一部分。”在孫寧看來,所謂青年,一定是敢于提問、敢于探索、敢于做夢、敢于在實踐中找到自我方向的人。
對于未來,孫寧有著清晰的計劃。“我想登‘7+2’(“7+2”是指七大洲和南北兩極點),以這次攀登珠峰為起點,去觸摸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極。”
“每個山峰都有獨特的語言,我想做的,是用藝術串聯起這些自然與人文的對話。”孫寧希望,把登山變成流動的藝術項目,比如在乞力馬扎羅探討生物多樣性,在南極用冰雪創作。“對于我來說,珠峰的高度是8848.86米+N,‘N’是我的精神高度。”
當被問及 “五年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孫寧的答案讓所有人意外:“我想靠近藝術史。”這個在旁人看來有些 “狂妄” 的目標,則是她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追求。她認為,如果自己連想都不敢想,永遠也不可能做到。
“2012 年,我許愿登頂珠峰時,也有人說我異想天開。但你看,七年之后我做到了。”在孫寧看來,真正的巔峰,不在云端,而在每個敢于出發、勇于堅持的人心中。
“人生就像心電圖,起起伏伏才是常態。” 孫寧笑著說,眼中閃爍著雪山晨曦般的光芒,“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登頂,而是能活著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