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摩擦戰以后,印度軍方立即啟動軍事采購快速通道:與法國簽訂78億美元采購26架“陣風-M”的合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印度版本再次靈驗了!
這26架“陣風-M”可以提高印度航母戰斗力嗎?印度兩艘航母首先要搞定艦載升降機尺寸,否則的話,非折疊翼的“陣風-M”只能小心翼翼的斜著進入升降機,然后再升降,至于在機庫內搭載彈藥更加小心:隨時可能尺寸不足刮落海中或者塞不進去升降機;
即便法國人解決了折疊翼難題,還有一個無法滿載起飛的問題:按照中國殲-15的經驗,“陣風-M”頂多掛載油彈的80%起降就不錯了—還有考慮法國人彈藥的供應效率和尺寸;
印度人大肆渲染的“陣風-M”必須進入作戰半徑才能發動對巴攻擊,可是,它不能100 %發揮戰斗力,航程有限,航母打擊群陣位被預設,如果巴基斯坦加油機+殲-10CE遠程奔襲,航電系統落伍殲-10CE一代的“陣風-M”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接著就是巴基斯坦的反航母體系:殲-10 CE可以在距離卡拉奇沿岸800公里以上區域對印度航母發動高超音速導彈攻擊。而且,巴基斯坦已經克服了高超音速導彈射程不超過290公里的技術難題,放飛自我的梟龍-3和殲-10CE打擊航母打擊群的有效距離達到300公里以上;
此外,巴基斯坦航天員上天并沒有引起太多國家和輿論關注,這是什么概念呢?巴基斯坦第一次擁有研究空天站監控印度軍事動態的能力,何況各種衛星呢?
巴基斯坦航天能力在大哥支援下飛速運轉,已經擁有偵察衛星星座和海上偵察艦:他們可以提前預判印度航母打擊群的航線和攻擊陣位—這是大哥新質反航母體系的精髓所在;
巴基斯坦反艦彈道導彈技術日新月異:經濟趕不上印度,這方面可是有高人指點,通過巴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空軍配合擊沉印度航母不是夢!
印度人總以為通過一兩件先進武器就可以肆意妄為,結果忽略了體系的建設:它的國防雜貨鋪缺少一條三軍通用數據鏈,各行其道的印度海軍武器只能不斷升級,將大量資金用于改善通信效率上—結果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