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網絡上有個標題火得不行:“中國將不惜摧毀500座城市,犧牲1億4000萬人,也要和對面干一架?”
乍一看,這標題夠勁爆,夠嚇人,估計很多人點進去之前腦子里就冒出一堆問號:啥情況?中國真要這么干?跟誰干?為啥干?
這標題哪來的?咋這么夸張?
這標題的源頭呢,其實跟一個人脫不了干系——社會學家李毅。
這哥們兒幾年前在網上放過狠話,說啥中國大陸要是武力統一臺灣,得做好摧毀500座城市、犧牲1.4億人的準備。
這話一出,網上炸了鍋,有人罵他是瘋子,有人覺得他就是故意挑事兒博關注。雖說李毅是個學者,但這話明顯沒啥根據,純屬個人極端觀點。
不過,這言論被一些自媒體和營銷號逮著了,稍微改改就成了現在這個標題,專門用來吸引流量。
那為啥這種話能在網上傳開?很簡單,現在網絡時代,標題越夸張越能抓人眼球。
特別是兩岸關系這話題,本來就敏感,再加上點“戰爭”“犧牲”這種刺激的詞,妥妥的流量密碼。所以,這標題與其說是啥政策風向,不如說是網絡炒作的產物。
“500座城市”和“1.4億人”靠譜嗎?
咱先來算算這賬,看看這數字到底有多離譜。
城市數量
標題說“摧毀500座城市”,咱先看看中國有多少城市。
官方數據,中國大陸到2023年有600多座城市(包括地級市和縣級市),臺灣那邊有23個縣級行政區,加起來也就620多座。
500座城市啥概念?差不多是中國城市總數的80%!你要說打仗毀這么多城市,那得是啥規模的戰爭?核戰嗎?顯然不可能。
況且,臺灣才20多座城市,哪來的500座給你毀?所以這數字一看就是瞎編的,壓根沒考慮實際情況。
人口損失
再看“1.4億人”,這更夸張。中國大陸人口14億左右,1.4億就是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臺灣那邊總共才2300多萬人,就算全算上,也遠遠湊不到1.4億。
啥意思?意思是這仗要是真打,還得搭上大陸1億多人口?這數字完全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沒任何現實依據。別說現代戰爭了,哪怕古代也沒見過這種級別的損失。
經濟和文化聯系
再說了,兩岸現在經濟聯系多緊密啊。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2022年兩岸貿易額超過3000億美元,臺灣很多企業在大陸有工廠,多少家庭兩邊跑。
文化上,語言一樣,習慣相近,打仗毀的不僅是城市,還有這些紐帶。真要像標題說的這么干,兩邊都得崩,誰也討不了好。
所以,這數字不光夸張,還完全忽略了兩岸的現實情況。
中國官方咋說的?真要干一架?
標題這么嚇人,那中國政府到底啥態度?咱看看官方咋說的。
中國對臺灣問題一直有個基本立場: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和平統一是首選。
201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就說得清清楚楚,和平統一是最好的辦法,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還特意說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這幾年,官方一直在推兩岸交流,像海峽論壇啊、兩岸企業家峰會啊,都是想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當然,官方也說了,武力不是沒可能,但那是最后的選擇。
2022年出臺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里就提到,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這是針對外部勢力和“臺獨”分裂分子,不是針對臺灣老百姓。
所以,標題里那種“不惜一切代價干一架”的說法,跟官方態度完全不搭邊。
其實,官方這立場挺好理解。打仗成本太高,不光是錢,還有人命、國際關系啥的。和平統一能省事兒,誰愿意折騰?所以,這標題純屬瞎扯,官方壓根沒這意思。
國際上咋摻和的?
臺灣問題不光是兩岸的事兒,國際上也有不少玩家。美國、日本這些國家,老早就盯著這塊兒了。
美國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一直玩“戰略模糊”,就是既不明確支持“臺獨”,也不完全不支持。
近年動作倒是挺多,比如賣武器給臺灣,2022年批了11億美元的軍售,還老派議員去臺灣“串門”。這明顯是想給大陸施壓,順便拉攏臺灣當棋子。
對大陸來說,這肯定加劇了緊張感,但也沒到標題說的那種“干一架”的地步。
日本
日本離臺灣近,態度也挺曖昧。2021年,日本防衛白皮書第一次把臺灣局勢寫進去,說啥“臺灣穩定對日本很重要”。
這話聽著挺中立,其實是在試探大陸底線。日本跟美國關系又近,多少有點配合美國的意思。
其他國家
像歐盟、澳大利亞這些,基本跟著美國走,但也沒明著摻和太多。總的來說,國際上這幫家伙是想讓兩岸關系緊張點,但沒人真想看到大戰。
標題里那種極端場景,壓根不是國際主流想法。
網民咋看?民間聲音咋樣?
網上聊臺灣問題,那叫一個熱鬧,分了好幾派。
和平派
不少人覺得,和平統一最好,打仗沒啥意思。
有人在知乎上寫:“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打起來傷的是自己人,經濟也得倒退20年。”這話挺實在,很多人點贊。
還有人說:“看看香港,‘一國兩制’不挺好嗎?臺灣也可以談嘛。”
強硬派
當然,也有硬核的。一些人覺得,臺灣要是老不回來,武力也得用。
微博上有條熱評:“再拖下去,‘臺獨’越鬧越兇,早晚得收拾。”這種聲音不少,尤其年輕人里挺常見。標題里那極端言論,其實就是這種強硬態度的放大版。
中間派
還有些人比較冷靜,覺得慢慢來,別急。B站有個UP主分析:“現在打仗不現實,國際壓力太大,但也不能老讓著‘臺獨’,得有點硬手段震懾。”這派人挺多,算是主流意見。
網上聲音五花八門,但標題這種極端的,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希望別真打起來,畢竟誰也不想日子過得不安生。
媒體咋報的?標題咋炒起來的?
這標題一看就是媒體搞出來的,尤其是自媒體。現在新聞競爭多激烈啊,不搞點聳人聽聞的標題,誰點你啊?像“500座城市”“1.4億人”這種,擺明了是想嚇人一把,讓你趕緊點進去。
其實,媒體報臺灣問題時,經常愛突出沖突。比如美臺軍售一出,標題全是“臺海危機升級”“大戰一觸即發”。
這種風格好抓眼球,但也容易誤導人。標題這極端言論,就是這種套路的高級版,拿李毅那不著調的話一包裝,流量嘩嘩來。
不過,媒體也有責任。亂傳這種極端東西,容易讓人誤會國家政策,還會把兩岸情緒搞得更對立。理性點的媒體,還是該多講事實,別老瞎煽風點火。
這標題有啥影響?
輿論亂套
網上看到這標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后就開始吵。和平派覺得這太離譜,強硬派覺得挺解氣,結果兩邊越吵越兇。
本來冷靜討論問題挺好,這標題一攪和,全成情緒發泄了。
兩岸誤解
臺灣那邊看到這標題,估計也慌。雖說不一定是真的,但會讓人覺得大陸這邊真要玩命了。
反過來,大陸這邊有人信了,也容易覺得臺灣不收拾不行。誤解一多,和平對話就更難了。
國際關注
國外媒體有時候也愛轉載這種東西,翻譯成英文一發,又成“中國威脅論”的新證據。結果就是國際上對中國的印象更負面,外交上更被動。
總的來說,這標題看著刺激,其實害處多。社會輿論需要理性,這種東西只會添亂。
所以,這標題就是個噱頭,看看得了,別當真。姓還是理性點,多想想怎么讓兩岸日子都好過,別被這種東西帶偏了。
總的來說,“中國將不惜摧毀500座城市,犧牲1億4000萬人,也要和對面干一架?”這標題,就是個網絡時代的怪胎。
真相沒那么嚇人,現實也沒那么極端。兩岸關系需要智慧和耐心,和平統一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