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會對全身的組織和臟器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與單純關注瘤體本身不同,中醫更加關注患病的人本身,強調“腫瘤病灶牽全身,整體調治把全局”,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的個體化的辨證施策。近日,針對“中醫防治腫瘤”的相關話題,記者采訪了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腫瘤血液中心·肺腫瘤科主任田琳。
“在很多老百姓的常規認知里,治療腫瘤并不是中醫的強項。大家認為腫瘤治療的方法多局限于手術、放化療等手段。事實上,在腫瘤治療的漫長歷程中,中醫藥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及千年的實踐經驗,發揮著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應用價值。”田琳介紹,通俗地講,腫瘤就像一個毒蘑菇,人體是其生長的土壤,撥開表層落葉,發現毒蘑菇根部堆滿了腐葉和潮濕污濁之物,這樣的土壤環境給了毒蘑菇生存的機會和空間,如果只拔掉這個毒蘑菇,以后還會滋生出第2個、第3個......所以只切除腫瘤,不改善人體這個“土壤”環境,腫瘤仍可能復發。
那么,怎樣做才能維護好“土壤”環境?“中醫它的獨到之處,就在于可作用于腫瘤‘防、篩、診、治、康’的生命全周期管理,針對腫瘤病人在標本辨證基礎上進行調整糾偏和治療,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有利于腫瘤發生、發展的‘土壤’,避免腫瘤的傷害。”田琳說,例如針對早期肺癌及肺結節患者,中醫可通過調整機體內環境,有效實現抑制腫瘤生長甚至部分病人可達到消散病灶的目的。
在應用放化療、靶向、免疫等西醫治療過程中,中醫藥能發揮“增效與糾偏”作用,從而減輕毒副反應,增強療效,提高治療敏感性。“目前大量研究證明,患者術后通過中醫藥調治可顯著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腫瘤復發轉移風險。”田琳說。
今年72歲的陳東(化名)是田琳救治過的患者之一。5年前他接受了左下肺癌根治術,因為害怕復發,術后選擇了中醫綜合康復治療。
“5年來,我們主要采取分階段給予他內服中藥與外治技術、中醫肺康復方法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全面促進其機體正氣恢復,這對于防止腫瘤復發很重要。”在田琳看來,以人為本,綜合調治,以期達到機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陰平陽秘,這是中醫藥治病的優勢所在。
“癌癥到了晚期,現代醫學治療手段有時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適時合理應用中醫藥治療,有助于晚期腫瘤患者延續生命的長度和厚度。”田琳說,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及研究可以看到,應用中藥內服、外敷以及針刺等中醫非藥物療法,有助于抑制腫瘤細胞過快生長,甚至促使腫瘤體積縮小。
田琳介紹,特別是對于無法耐受手術和放化療、免疫、靶向等治療的病人,中醫藥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收獲更多的生命尊嚴。在這方面,中醫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抗腫瘤作用。
“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非常復雜。盡管中醫、西醫在理論體系上存在差異,但在治療目標上卻是高度統一的。”田琳認為,多學科交叉、聯合用藥、精準醫療、個體化治療是未來治療腫瘤的重要方向。
“中醫、西醫兩種醫學模式各有所長。”田琳認為,西醫遵循循證醫學證據,為患者提供標準化治療,而中醫則可以發揮辨證論治的個體化優勢,兩者遵循“優勢互補、階段側重”的原則,更能實現1+1>2的效果。
采訪中,多位業內專家表示,中醫藥在腫瘤防治領域具有廣闊前景,但如何進一步挖掘其獨特優勢、創新治療方案,將傳統中醫技法與現代診斷技術深度融合,仍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作者:張添怡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