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今年33歲,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同齡人都已經結婚生子,沒有父母幫襯的他還在忙著打拼事業。
近幾個月來,他明顯發覺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總是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起初他并沒有放在心上。后來持續好長時間癥狀都不見好轉,他只好到了醫院就診排查。
醫生問診后懷疑是胃癌,及時安排了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是胃癌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失去了手術機會。
盡管醫生安排了積極的救治,但在與癌癥抗爭三個多月后,他還是不幸離世了。
年紀輕輕查出癌癥后沒幾個月就丟了性命,讓很多人感覺惋惜,那為什么有人查出癌癥后很快會死亡?得了癌癥就意味著離死亡不遠了嗎?
一、為啥有人查出癌癥后很快死亡?癌癥是絕癥嗎?
以往提到癌癥,很多人都會想到死亡、絕癥等字眼,這也是很多人談癌色變的主要原因。但如今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癌癥可以實現治愈或者讓患者實現長期帶癌生存了。
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曾維根介紹:有的人查出癌癥后很快死亡,主要與下面這幾個原因有關!
發現得晚:多數癌癥發現的越早,治愈的幾率越高,但如果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甚至出現轉移,那多半是無法治愈的。
腫瘤惡性程度高:像膽囊癌、胰腺癌、小細胞肺癌、肝癌、膽管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等,都屬于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癥,這些癌癥發展速度快,很多治療手段效果都不理想,治愈率較低。
死于腫瘤急癥:腫瘤出現破裂,引發大出血,還有肺癌患者咳血可能會堵塞氣道,腫瘤患者出現肺栓塞等,這些腫瘤急癥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其他原因:中老年人是癌癥的高發人群,有些老年癌癥患者本身可能合并冠心病、高血壓、中風或糖尿病等疾病,這些人在治療時可能會死于并發癥。
二、生存期超過30年的癌癥患者,一般有3個特點
并不是所有的癌癥都是不治之癥,事實上很多臨床患者在積極治療后是可以實現帶瘤生存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指出:癌癥患者生存期超過30年,一般有這幾種特點!
1、患癌時年齡不超過50歲
健康人群的平均預期壽命不超過九十歲,如果患癌時已經七八十歲了,那即便不患癌也很難再活三十年。因此癌癥患者如果生存期要超過30年,那患癌時年齡不能太大,一般不超過50歲。
2、癌腫屬于可能治愈的類型
像早期癌癥或某些生殖細胞腫瘤、淋巴瘤等少數晚期癌癥,是可能治愈的,那患者就有可能生存超過30年。
3、不能治愈但可實現長期帶瘤生存的癌腫
有些腫瘤雖然不能徹底治愈,但可以經過治療后實現長期帶瘤生存,這類患者或可通過藥物干預及生活方式干預等,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三、癌癥患者想要實現帶瘤生存,做好4點很重要
確診癌癥后,如果想要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建議要做好下面這幾點!
規范治療:很多需要帶瘤生存的患者,本身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但還需要定期進行規范的抗腫瘤治療,以控制腫瘤生長促進機體康復。
樂觀面對:很多癌癥患者確診后十分悲觀,認為自己命不久矣,事實上與癌癥對抗一定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減緩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數腫瘤患者都需要改善生活方式,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全面,多吃營養豐富的蔬果、魚肉、蛋類等,不要濫用保健品。同時要保證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定期復查:帶瘤生存的癌癥患者,需要做好定期復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人談癌色變,認為得了癌癥就是得了絕癥,其實現在醫療技術很發達,很多癌癥患者經過積極規范治療,甚至可以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壽命與常人無異。平常要做好癌癥的預防,定期體檢,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資料:
[1]《癌癥已不是絕癥!美國癌癥協會:做好這4點,癌癥患者有助長壽!》.健康時報.2022年3月25日
[2]《為什么有的人查出癌癥后很快死亡,而上一次體檢"正常"?真相并不簡單…》.科普中國.2020年8月21日
[3]《當癌癥無法“治愈”時,別慌!這些患者“帶瘤生存”也能活得很好》.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藥學部.2023年12月8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