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于東來可真是被氣得不輕,不僅把自己的賬號改成了私密模式,還撂下狠話,要是問題解決不了,就直接把胖東來給關掉。
這一切的源頭其實是因為一個網紅——柴懟懟。從四月開始,兩人之間的較量就沒停過,到現在也沒能徹底解決。這一次,于東來算是使出了“殺手锏”。
為什么于東來會這么生氣?事情已經拖了一個月,為什么遲遲沒有結果呢?
本文的所有內容均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會在文章末尾注明。
于東來急得直跳腳
于東來這次是真的動怒了。他可不是那種好欺負的人,那些在網上隨意造謠的博主,這次他要讓他們好看。他和網紅柴懟懟之間的爭論越來越激烈,5月3日更是達到了頂峰。
于東來直接把自己賬號設為私密,并且之前還發布視頻表示,如果不處理像柴懟懟這樣的人,他就把胖東來這個企業永久關閉,還呼吁官方要采取行動。看得出來,這次于東來是真的火大了,你們要是不作為,那就誰也別干了。
我連自己的企業都敢關掉,看你們管不管這些網上的“烏煙瘴氣”。柴懟懟這個人有20萬粉絲,影響力不小,發布了多條視頻詆毀胖東來出售的玉石有問題,打著“揭露真相”的旗號進行造謠。
這對胖東來的生意造成了直接影響。于東來一向行事光明磊落,胖東來之所以這么受歡迎,也是因為產品質量過硬?,F在有人說他的產品不行,他怎么可能愿意,今天非得好好說清楚,看看到底誰對。
胖東來從4月8日就開始發布聲明,一直到4月25日終于將柴懟懟告上了法庭,起訴書、受理案件通知書等一應俱全,表明了抗爭到底的決心。然而柴懟懟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局勢就這么僵住了。
就算于東來拿“關門”來威脅,柴懟懟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還喊著要把那些賣出去的“垃圾”玉石全額退掉。不過這件事誰對誰錯,大家心里其實都跟明鏡似的。柴懟懟本身就是一個賣玉的,貶低同行可以讓他更好地帶貨。
而且從柴懟懟的直播帶貨情況來看,他也不怎么缺生意。一個和田玉手鐲價格往往上萬元,一場直播下來總銷售額能達到幾十萬,根本不愁沒生意做,為什么要招惹胖東來呢?可能商戰就是如此殘酷,非要拼個你死我活。
不過讓人非常疑惑的是,柴懟懟好像實力很強。你看他挑釁胖東來這么久,連律師函都收到了,但他依然在短視頻平臺上繼續挑戰于東來。這把我們的于老板逼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說他背后沒人支持,我是不信的。
證據確鑿卻仍叫囂
胖東來其實也很強硬,為了反駁柴懟懟,直接把自己的定價公布了出來,而且每一塊玉都有證明。于東來做出的最大讓步就是——你可以退!只要是2018年之后在胖東來買的玉,都可以拿去退。
胖東來還直接公布了收益明細。你說我和田玉暴利?但實際上每年的利潤都不到1%。柴懟懟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就在網上對于東來進行誹謗,那你柴懟懟敢放出你的收益截圖嗎?
打假人最后竟然打到了自己身上,沒有實質證據就敢向大企業開火,可能覺得胖東來好說話,炒作一下能帶來巨大流量。但再老實的人也有被逼急的時候,于東來這次關閉了賬號,還威脅要永久關門,輿論壓力終于控制不住了。
抖音官方趕緊介入把這事解決了,把所有涉嫌侵權的視頻下架,并且限制賬號一個月。我只能說不是柴懟懟怕了,而是抖音怕了。如果因為這件事于東來真的關門了,哪怕只是一周,人民群眾會答應嗎?
柴懟懟發布的視頻完全沒有事實依據,用炒作的方式惡意抹黑胖東來,嚴重影響了胖東來的聲譽。平臺是不是還認為這樣能吸引流量?平臺審核是干什么吃的?平臺視頻規則是怎么制定的?
胖東來自證聲明已經發了很久,我相信舉報柴懟懟視頻的人不在少數。那為什么直到現在鬧大了,抖音才把柴懟懟的視頻下架?這里面的貓膩不用多說也都明白,還不是為了那點可憐的流量。
流量把人都逼瘋了
柴懟懟的“打假視頻”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也讓我們看到了網絡上流量至上的不良現象。有些博主為了獲得更多關注,會發表未經證實的信息,甚至故意炒作。
這種行為擾亂了網絡秩序,給公司和個人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他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些行為需要引起重視,避免更多人受到網絡不良風氣的影響。
胖東來事件告訴我們,社交媒體平臺要加強內容審查,嚴格管理,防止虛假信息泛濫。網友們也要提高判斷力,不要盲目相信“網紅”的言論,輕易轉發那些不可靠的消息,不然就成了謠言的幫兇。
提高警惕,別讓虛假信息騙了,做一個理性客觀的網民。胖東來此次事件反映了社會的一個現實,大家都希望消費時能夠“明明白白”,消費者期待商家提供更清晰、更詳細的商品信息,方便自己理性選擇。
但網絡上的評論常常摻雜個人情緒,容易誤導或者夸大問題,這會影響消費者的正確判斷。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可能會讓消費者難以分辨真假,最終做出讓自己后悔的決定。
這次風波讓我們更加意識到,教育消費者非常重要。消費者要學會辨別真偽,理性分析各種信息,不受激動的話語影響判斷。商家也要認真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提供更加公開透明、質量更好的服務,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只有消費者和商家共同努力,才能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
或許是因為網上騙子太多的原因,現在買東西都提心吊膽,生怕買到假貨。這也讓那些打假博主一波又一波地獲得了流量。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賣假貨的成本太低,以及視頻平臺審核不嚴導致的問題。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