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區域優秀案例名單,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確定了98個區域優秀案例。其中,普陀區成功上榜。
普陀為何能入選?
一起來看↓
書香氤氳中,閱讀新風尚:技術賦能推進區域閱讀的普陀實踐
一、案例背景
舟山市普陀區有40多個居住海島,閱讀資源共享率低,海島異地借還存在障礙,城鄉居民綜合閱讀率差距較大,閱讀活動服務有較大局限性,鑒于以上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痛點,構建數字化閱讀服務場景成為破解當前問題的重要途徑。普陀區以中央提出的“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號召為立足點,致力于推出“資源全整合、流通無障礙、閱讀有深度”的全民閱讀類智慧應用,激活全區閱讀空間,共享閱讀活動,優化閱讀習慣,借助大數據、“智慧+”等技術賦能系列化閱讀,以“智在閱讀”平臺聯通教育系統圖書館與文化系統圖書館數據,整合全區閱讀資源,實現全島通借通還,打通區域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從而構建“線下有書、線上有數、全域圖書館、全島讀書人”的海島全民閱讀新生態。
二、思路與做法
(一)總體思路
聚焦讀者群體,以“立德樹人”作為總體指導目標,以提升廣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閱讀素養為根本,建設“智在閱讀”數字化應用,借助大數據、“智慧+”等技術,改善普陀區廣大市民的閱讀生態和文化氛圍,融合形成舟山市普陀區全區一個圖書館、閱讀一件事的新樣態,實現區域內中小學圖書館紙質圖書、公共檢索、館際互借、資源共享等功能,促進系統互聯互通,強化數據治理協同,讀者可以便捷地在全區所有借閱點借閱圖書,極大地方便借閱操作。通過線上、線下讀書活動、書籍閱讀測評、優秀作品評比等,為全域群眾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
(二)建設實踐
1.聚焦實際需求構建“131”體系。“智在閱讀”已建立起一套從信息推送、圖書檢索查找借還、活動參與和數據匯集的完備體系,最大化地整合全區學校閱讀資源,并已打通公共圖書館、城市書屋社會圖書館數據,實現海量閱讀資源智能搜索。完成對全區18所中小學及普陀區圖書館、城市書屋的借閱設備改造,實現圖書異點可借還,構建圖書多向流通機制。
2.依托數字平臺構建閱讀生態。應用場景聚焦讀者群體,圍繞職能分工,協同部門配合,推動學校、公共圖書館、城市書屋等共同參與的綜合集成智慧閱讀,構建“圖書管理與流通、閱讀測評與推薦、活動組織與開展、閱讀激勵與培養、素養數據與分析”等5個多跨場景的駕駛艙。
3.建設多維度場景提升閱讀體驗。
(1)圖書管理與流通場景。市民可以搜索查找全區域范圍內的書籍信息,通過讀者碼實現對普陀區圖書館和校圖書館藏書的查詢、預約和借閱。可以查詢到本人在各館的借閱數據,根據自身需求對已借閱的書籍進行閱讀測評,并智能排序各圖書借閱點距離,極大地方便約、借、還等操作。
(2)閱讀測評與推薦場景。應用為讀者提供好書、新書推薦、閱讀排行等精準分析信息,提升讀者的獲得感和滿足感。通過整合公共閱讀資源,實現閱讀數據流通,積極構建“人人皆讀、處處能讀、時時可讀”的區域閱讀生態。
(3)活動組織與開展場景。閱讀活動是拉動讀者參與智慧閱讀應用的重要方式,豐富多樣和多元的線上、線下閱讀活動為全域群眾提供豐富的數字化服務體驗,使用戶能及時掌握各類閱讀資訊,創造更加豐富的閱讀價值。目前已舉辦線上活動53期,校內悅讀活動35期,校際連讀活動12期,家庭約讀活動35期和社會共讀活動8期。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讀書活動,致力于形成“閱讀、悅讀、愿讀”的校園良好讀書氛圍,增進親子感情和家庭閱讀素養,通過駕駛艙呈現各項數據,實現有品質的全民閱讀。
(4)閱讀激勵與培養場景。主要包括積分商城、積分排行、積分兌換等應用場景。通過積分排行了解自己所在區域的積分獲得情況,同時可在積分商場中查閱積分等值商品,進入兌換流程進行物品兌換,增加閱讀互動,激活全社會文化空間。截至目前,累計積分總量為452.02萬分,最高分為6236分。
(5)素養數據與分析場景。通過數據實時采集和對海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實現個人閱讀畫像的描繪和對整個區域閱讀行為的跟蹤、把控和管理,形成區域閱讀生態畫像。為政府引導市民閱讀、增加公共文化供給等提供決策參考,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助力人文普陀、書香社會建設。
(三)主要成效
通過技術賦能,“智在閱讀”突破了教育、文化體制壁壘,在將學校作為社會文化推廣的落腳點的同時,拓展圖書資源,方便百姓借閱,也為優質閱讀資源引入學校提供更多渠道,實現了“三能”“三有”:一是能查,實現一站式查詢全區館藏閱讀資源;二是能約,實現圖書一鍵預約;三是能借,實現全區圖書館一碼借還;有指導,助力教師閱讀教學和閱讀指導;有活動,實現常態化閱讀活動的組織;有數據,隨時采集數據,量化構建書香社會建設長效機制。
1.紓解課程供給之困,實現“雙減”下課外閱讀的全面回歸。從整本書閱讀、全學科閱讀走向全景式閱讀,為師生成長搭建了閱讀能量場。根據校園調研,滿意率達到97.85%。學校的圖書流通率由2021年的21.7%上升到53.56%;單月總借閱量從1058冊增加至目前單月最高24000余冊;人均借閱量從24冊提升到59冊。
2.運用智在閱讀構建可視化數據,推動“數字賦能”下的全民“閱讀共富”。應用上架以來,匯集圖書信息103.68萬冊,全市注冊用戶13.9萬人,累計訪問量41.3萬人次,上架閱讀活動53項,參與活動人數達5.45萬人。普陀區總借閱量103.11萬冊次,其中館際互借量7257冊次,應用使用率達69.97%。
3.運用智在閱讀激活數據分析潛力,提供科學決策數據支撐。通過記錄閱讀行為,積累圖書全域流通綜合數據,實現從選書、讀書、評書、閱讀效果測評到分析整個閱讀體驗的可視化。通過收集群眾的閱讀畫像數據,了解群眾的閱讀偏好分布,閱讀差異等,為后續圖書館資源配置、公共文化設施財政投入等提供決策依據。
“智在閱讀——全區智慧閱讀一件事應用”入選全省《“一地創新、全省共享”“一本賬”S0》,寧波市象山縣、山西省繁峙縣等多地前來實地考察,且被寧波市象山縣復制落地,應用還在南京、哈爾濱、揚州、聊城等全國各地部署并得到好評。應用被列入浙江省2023年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優秀應用,被“浙里閱讀”認可接入數據歸集單位之一。多篇文章、案例獲獎或出版:《技術賦能推進區域閱讀的普陀實踐》入選浙江省第一批中小學讀書行動區域優秀案例;“‘智在閱讀’應用助力構建全民閱讀社會”一文在《浙江教育技術雜志》刊出(2023年第2期);“智在閱讀:打造全島悅讀樂享新樣態”案例編入《教育信息化案例設計》(浙江大學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技術賦能區域閱讀資源共享的普陀實踐”一文編入《2023國家級新區智慧教育發展研究報告》(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教育之江】【普陀教育發布】
往 期 精 彩 內 容
??溫馨提示:“中國舟山普陀”公眾號已更名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規則調整,想要繼續獲取本地權威信息、一手資訊,請將“普陀潮”設為星標??,并在每次閱讀后點擊“贊”和“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