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和入學季,家長們難免要焦慮起來。對海口的家長來說,可喜的是,今年優質學區又增加了。
01
海南中學江東校區
海南中學江東校區,是海南中學遠赴澄邁老城開辦美倫校區后的第二個大動作。
海南中學江東校區共3000個學位,其中小學1800個,初中1200個。3000個義務教育學位,大約能滿足2.5至3萬常住人口的上學需求,不算多。這卻為江東新區CBD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里遠離中心城區,最需要的就是人氣。
海南中學江東校區今年9月就要開學。如圖所示,該校主要服務江東新區CBD,目前片區僅有的住宅小區同人樂府尚未開售。因此,固定生源只有當地村民,適齡兒童非常少。可以預計,在江東新區CBD工作的各類人才的子女,最有可能就讀該校。
這是一個非常優質的生源,對海南中學江東校區實現開門紅很有幫助。
02
海口一中金沙灣學校
海口市第一中學金沙灣學校,毗鄰著名漁村榮山寮。該校早已建成,原本是雅居樂的私立學校,在房地產困局下,移交給政府辦公立學校。這所學校規模比較大,有近4000個學位,包括了從小學到高中12個年級。
海口一中接管后,除對已建成的8.4萬平方米建筑進行裝修外,還新建了一棟1.4萬多平方米的高中部教學樓。對比開工儀式上的效果圖和衛星影像,新建教學樓位于小操場東北側。
海口一中金沙灣學校今年九月將首次招生,片區已有海南師范大學新海學校,義務教育學位相對充足。如果該校將重心放在高中,預計每年能提供500個以上高一學位,對公立高中學位緊缺的海口市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海口一中也將成為海南規模最大的高中,每年1800個學位,超過海中(含美倫校區)每年1300個學位,僑中每年1400個學位。
海口一中近些年有點走下坡路,與海中僑中的差距拉大。或許,金沙灣學校的興辦,能讓海口一中重新崛起。
03
海南華僑中學桂林洋校區
前不久,海南華僑中學公布了在桂林洋大學城籌建新校區的消息。由于新校區尚處于前期準備階段,且桂林洋片區教育用地眾多,我們暫時不能確定學校的具體位置,大概會在大學城北側或者西側。
僑中新高中部帶來一個問題。僑中本身就規模龐大,僅高中部就有4200多個學位。并且正在新建一棟地上10層地下1層的遠航教學綜合樓和一棟地上6層地下1層的多功能教學綜合樓。
兩棟樓建筑面積達2.8萬平方米,理論上可新增近1000個學位。加上新的高中部,共有7000-8000個高中學位,每年可招收高一新生2500人左右。這么大的規模,秒殺其他所有高中。
這就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僑中老高中部,有沒有可能拿出部分校園來辦小學呢?眾所周知,僑中所在的國貿片區,缺少優質的義務教育學位。并且,高中外遷是大勢所趨,中心城區教育用地有限,讓給義務教育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如果僑中也辦小學,傳統名校“海僑一”就都有了小學。
04
北師附、人大附等名校也在圈地
除了“海僑一”,海口其他名校也在擴張勢力范圍。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除了在江東擴建小學校園外,還在新埠島開辟新的戰場。很顯然,這有助于橫溝村城市更新項目中交藍色港灣賣房。
另有傳聞說,位于海口西海岸的人大附中擬建一所新小學,就在人大附中東側,學府上品北側。這塊地不大,人大附中可以學習北師附收東岸小學,將長濱小學收過來。
此外,海口市第九中學也在圈地,除了在海甸校區新建一棟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教學樓外,還將江東新區的椰青園學校收入囊中。海口九中江東校區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學位2500個,包括小學和初中。
05
還有哪些12年制名校?
基于品牌最大化利用原則,把小學、初中、高中名校擴建為12年制學校不失為好的選擇,有助于快速創造優質學位。我們不妨來遐想(瞎想)一下。
首先,僑中美麗沙學校、濱海九小美麗沙學校、僑中新埠學校、濱海九小新埠學校四所學校合并,設立海口華僑中學及附屬小學,并另址新建高中部。這幾所學校雖為分校,但早已名聲在外,合并后,海口僑中有望成為不遜于海南僑中的名校。
第二,將規劃中的長天中學(仁恒長天云汀南側)命名為海口市濱海第九中學,與濱海九小、濱海九小西海岸校區合并為一所12年制學校。從長天中學的規劃及所處片區看,完全有可能開局即名校。
第三,將25小與海口實驗中學合并,打造另一個名校品牌。
第四,將海南農墾中學改為海南大學附屬農墾中學,在海南大學觀瀾湖校區旁建新的高中部,原址用于小學和初中。
第五,五源河學校設立高中部,可選址在五源河文體中心一帶。
另外,海師附原本就是12年制學校,私立名校海口中學、寰島也是12年制。海師附可整合國興中學優化校區分布,海口中學可適度擴大規模。
06
地產驅動下的名校是好事還是壞事?
大家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前面我們提到的名校新校區,許多都屬于地產驅動型。
說到地產驅動,最有名的當屬僑中和濱海九小,兩者搭檔,先后為西海岸、海甸島、新埠島的房地產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名校學區房有利于加速新區開發,這對于擴張期城市有一定價值。有人調侃,對城市發展帶動最大的,不是規劃局,不是住建局,而是教育局。
但是也容易引發教育不公平,例如最需要優質學位的老城區因為沒有大地產而被忽視。同時,地產和名校掛鉤也容易滋生腐敗現象。剛剛被查的原海口市教育局局長汪娟,曾先后擔任九中、四中、僑中校長,專業資歷頗深,很遺憾晚節不保。
如今,許多大城市已經采用了多校劃片機制,減少學區房帶來的教育失衡。海口什么時候會全面跟進呢?
不管怎么說,這些年海口基礎教育發展還是比較快的。除了“海僑一”,我們有了更多選擇,這是一件好事。隨著名校學校增加、校區增加、學位增加,能進入所謂名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也算是一種另類公平吧。
(作者:魏華子。華語天涯,自貿港經濟與社會研究,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