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共青團融安縣委員會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許多80后、90后 “新農人” 涌現。他們懷揣理想,從城市返鄉創業,以敢闖敢干的執著,從傳統農民變身帶領村民致富的 “新農人”。
在融安縣大將鎮東潭村麻石屯的金桔田園里,一位忙碌的身影正在來回走動,介紹著金桔,他就是80后 “闖” 字輩新農人——覃云龍。作為一名返鄉青年,覃云龍曾在廣東打工,返鄉后便與金桔結緣。
“金桔成熟時,我帶著果子往北方跑市場,讓客戶嘗果。來回奔波雖累,但想到能銷售金桔,就值得。” 簡單話語里,透著覃云龍的質樸及對金桔產業的闖勁與堅韌。
金桔是融安的特色農產品,但經營金桔園并不簡單。2008年,油皮金桔本地售價僅幾毛錢,市場競爭力弱。覃云龍憑借 “闖” 北方市場,將油皮金桔售價最高提升至5塊多一斤。他說:“金桔創業雖辛苦,但新農人是融安金桔產業的希望,不能停步。”
作為 “闖” 字輩新農人,覃云龍有城市經歷與見識。目前,他公司金桔主要走線下銷售,每年大量金桔以大車貨運銷往江蘇、上海、天津等地。2023年,成功銷售200多萬斤融安金桔。
2019年后,疫情突襲,融安金桔線下銷售遇滯銷。覃云龍主動對接市場,收購農戶滯銷金桔,聯系果商收購脫貧戶金桔,還加價兩毛錢一斤,助脫貧戶銷售 20 多萬斤金桔。他說:“解決‘銷售難’,大家開心,我也開心。”隨著口碑提升,不少桔農到他的果園打零工,每天收入100多元,30多個脫貧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作為農村娃,覃云龍深知金桔品質關乎產業發展。“保證融安金桔品質,讓消費者放心,才能贏得市場。” 他不僅這么說,也這么做。在大將鎮,家家戶戶種植融安金桔。種好、賣好金桔不易,但覃云龍毫無保留地將用藥、保果等技術傳授給其他桔農。
談及未來,覃云龍說:“我們將規模化、專業化管理金桔生產,科學種植,帶動村民加入‘甜蜜事業’,讓金桔成為‘致富果’,助力鄉村振興。”
覃云龍的故事,是 “闖” 字輩新農人奮斗的縮影,也是融安金桔產業發展的生動案例。融安的 80 后、90 后新農人是有思想、技術、激情與干勁的一代,是鄉村振興的先鋒力量,必將在農業現代化領域綻放光芒。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鄧西妮
責任編輯:羅丹丹責任校對:張 靜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