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于美國和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機用X射線管以及管芯進行反傾銷調查。在當下這個敏感時刻,真要說起來,只能說這次印度是得到應有的報應了。值得一提,在此之前,印度政府下令對進口的部分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土的鋼鐵化。對此,印度方面也直說了,此舉的目的是抑制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廉價進口鋼鐵激增。
顯然,這是沖著中國來的。在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的背景下,印度也針對中國采取關稅這一措施,不用想也知道,這是為了配合美國的關稅。看來,在特朗普政府的威脅施壓下,印度還是妥協了,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換來美國的手下留情。可我們早已經有言在先,任何國家與美國想要達成協議,都不能以犧牲我們的利益為代價。
不過既然印度不聽勸阻,那就別怪中國對印度動手了。這次中方展開的反傾銷調查,一方面,是在警告印度,迎合美國不會有好果子吃。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我們深知,印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借著親美,來對付中國。別被表面上的親美迷惑,或許這才是中印關系背后的真相。換句話來說,印度本身就對中國存在敵意,尤其是邊境沖突發生后,印度就更加對中國沒有“好臉色”。近些年來,沒少跟在美國身后對準中國搞事情。
別看印度近年來在中美戰略競爭中表現出明顯的“靠美制華”傾向,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度完全倒向美國。印度的外交政策始終以“戰略自主”為核心,其對美關系也有著明確的底線。印度政府清楚地認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可能會損害其獨立性。所以,與其說美國是在拿捏印度,倒不如說印度是在拿捏美國。
打著“親美”的旗號對付中國,印度不僅能夠哄的美國開心,還能夠對付中國,何樂不為?即便之后被國際社會譴責,印度也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親美”上,營造出一副“被美國脅迫,被逼無奈”的假象。至此,雖然中國很清楚印度的那點小心思,但既然印度想裝,那就隨它裝,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就會對印度繼續容忍。
無論印度是為了迎合美國的關稅政策也好,還是處于本身對中國的敵意也罷,我們都只用四個字來應對:奉陪到底。這就是我們的態度,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印等國家針對中國采取關稅措施,如今中國對美印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也是給其他國家敲響警鐘,不要覺得中國好欺負,那是我們還沒有出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