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有很多話想說,但想來想去還是這句“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最為貼切。用這句話是有風險的,因為這是胡適說的話,而胡適曾經被毛主席批判過,上世紀30年代,胡適也一度被污蔑為賣國賊。
但小鎮還是要用,因為太適合了,太值得當代人學習了。
這也是小鎮看完《》的數百條留言后,最想說的話。
對胡適有很多曲解,足見哪怕在一百年前,斷章取義已經司空見慣。胡適之所以被罵賣國賊,是因為他曾說“我寧愿亡國,也不會對日作戰”,但這句話是有前因后果的。
當時面對中國在國力和軍力上難以與日本抗衡的現實問題,社會各界都在找辦法,而農學家董時進提出:中國百姓普遍具有忍耐性強、服從性高的特點,必要時刻,可以采取類似軍閥的做法,向中國老百姓征收資金、征調人力,把他們送上戰場、耗盡他們的所有,還認為就算這樣中國老百姓也不會有怨言,如果膽敢有異議,一律處決。
聽到這樣的話,胡適極為憤怒,提出“倘若董時進所主張的這種方式能夠拯救國家,那么究竟什么才算是國家的覆亡呢?”,胡適還專門寫了一篇《這樣毫無心肝的我們》,在文章最后,胡適明確說“董先生發文中的‘我們’究竟是誰,‘他們’又是誰,這樣毫無心肝的‘我們’牽著那些好對付、能吃苦、肯服從的‘他們’上前線去死,如果這叫作戰,那么我情愿亡國,也絕不愿學這種豪言壯語,去主張對日本作戰”。
這就是胡適被曲解為賣國賊的由來。明明胡適反對高高在上的某些人自己唱高調,卻以抗日救國為名壓榨剝削老百姓、引誘強迫老百姓去死,結果就被斷章取義者們扣上了寧愿亡國也不抗日的漢奸帽子。
而毛主席批評胡適,這也很正常,對事不對人。因為毛主席主張堅決抗爭,認為胡適主張的改良行不通;而二者最大的矛盾還是在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上,馬克思主義不反對使用暴力,認為暴力是手段,要看怎么用,恩格斯所著《反杜林論》中就明確駁斥了反對暴力的主張,而胡適不贊成暴力,曾發電報勸毛主席放棄武裝斗爭,這也是毛主席對胡適從仰慕到失望的一大關鍵。
而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國內對胡適展開大批判,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這種從仰慕到失望的心態。毛主席曾經在一次座談會上說“胡適這個人也真頑固,我們托很多人帶信給他,勸他回來,也不知道他貪戀什么?”,對批判胡適,則談到“批判嘛,總沒有什么好話。說實話,新文化運動他是有功勞的,不能一筆抹殺,應當實事求是。到了21世紀,那時候替他恢復名譽吧。”
而胡適聽到后反而感到很開心,唐德剛著《胡適口述自傳》有這樣一句話:“胡先生告訴我:‘共產黨里白話文寫得最好的還是毛澤東!’毛澤東‘寫得最好’的原因便是‘我的學生毛澤東’沒有完全遵從他‘老師’指導。”
白話文里寫得最好,這是非常高的肯定,因為胡適就是白話文的領軍者,白話文運動也是改變中國的關鍵之一,《新青年》就是白話文的代表,深刻的改變了中國。
“我的學生毛澤東”是沒錯的,毛主席一度稱自己是胡適學生,青年時代還將胡適視為人生導師,在關鍵人生抉擇和理論構建中,深受胡適的影響。
比如在是否出國留學的問題上。當時很多有抱負的青年積極響應蔡元培、吳玉章的號召,組織去法國勤工儉學,從西方尋求真理,毛主席當時創建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宗旨的新民學會,已經為成員留法勤工儉學籌備了七八個月,但臨行前,毛主席突然決定不去法國,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受到胡適的影響。
毛主席當時解釋說“我覺得我們要有人到外國去,看些新東西,學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學問,拿回來改造我們的國家,同時也要有人留在本國研究本國問題。我覺得關于自己的國家,我所知道的還太少,假使我把時間花費在本國,則對本國更為有利。”
一年后在給周世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留學,認為求學沒有必須在什么地方才能求到的道理,留學的人多數仍然是糊涂的。在這封信中,毛主席提到曾就是否留學詢問過胡適,還專門提到胡適寫的《非留學篇》,這是胡適在1912年剛入學康奈爾大學不過兩年時寫下的,文中提到“留學者,救急之計而非久遠之圖也”“留學之目的,在于為己國造新文明。又曰:留學當以不留學為目的”。
隨即毛主席就在全國到處考察,深入一線親身調研,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等十余篇調查報告,在調查的基礎上撰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并總結為理論《反對本本主義》,奠定了調查研究的基本精神。
這一切的源頭之一,是胡適。
毛主席不止一次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征求胡適的意見。
留學是一次,第二次則是回湖南開展運動前,毛主席專程拜訪胡適,希望爭取胡適支持湖南學生的斗爭,胡適答應了,也這么做了。當年胡適在中國的影響力是空前的,實際要超過李大釗、魯迅等人,胡適公開褒揚毛主席《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令青年時代的毛主席名聲大噪,對毛主席當時正領導的湖南革命運動與《湘江評論》的創辦提供了巨大支持。
而最根本的影響,還是今天題目提到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很抱歉入題太慢,因為上述關鍵點不說清楚,一定有不少人不屑、曲解胡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主張,以漢奸、被毛主席批判為由抗拒。
1919年前后,當時中國流行“問題與主義”之爭,上上下下碰到任何問題,無論是大是小,動輒都要先談理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胡適于1919年7月20日刊文《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這篇文章在現在仍然非常貼切,強烈推薦閱讀,小鎮會貼在次條。在此僅摘錄部分核心觀點:
胡適開頭就批判:“現在輿論界太危險,就是偏向紙上的學說,不去實地考察中國今日的社會需要究竟是什么東西。”
胡適還把各種“主義”總結為三點:
一是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認為阿貓阿狗都能用聽來的幾個詞高談闊論,這不過是鸚鵡和留聲機器;
二是空談外來進口的“主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認為一切主義都是某時某地對那時那地社會必要的救濟方法,如果不去研究當前社會的需要,只會高談某某主義,就像醫生只會背課本不去研究病人的癥候。
三是偏向紙上的“主義”,是危險的。指責當時中國政客利用某某主義為名作惡,把一切責任推到主義身上。
胡適還總結了“主義”的本質:認為“主義”是應時勢而起,當社會出現問題,有心人觀察現象、想出來解決的辦法,這才是“主義”的源頭。一切“主義”在開始都是非常具體的主張,后來這種“主義”傳播開來,傳播的人圖省事,就用幾個字概括具體的主張,才有了“某某主義”。
但看似同樣的“某某主義”,不同人理解的、說的、做的截然不同。
胡適還總結了思考解決問題的三個層次。
第一步:研究問題的種種方面、種種事實,看看病究竟在哪里。
第二步:根據經驗學問,提出種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三步:充分推想每一種假定的解決方法,會有什么效果,推想這種效果是否真的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推想之后選擇其中一種解法,這就是主張,也就是主義。
上述這些是不是很熟悉?
這就是調查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因為要先調查、研究具體問題,所以毛主席才決定留在國內,在這場100多年前的“問題與主義”之爭中,毛主席選擇在長沙組織“問題研究會”,親自擬定了研究會的章程和首批亟待解決的“問題”,共71大類,其中教育、女子、勞動、華工、實業、交通、財政、經濟這八大類又細細列出81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包括“中等教育問題”“女子交際問題”“貞操問題”“國語問題”“司法獨立問題”“聯邦制是否實行問題”等等,最終匯總了144個具體問題。
后來毛主席也確實以這些具體問題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這也是毛主席能夠徹底改變中國的基礎。
最后舉一個例子,體會“主義”和“問題”。
最近董小姐被全民關注。小鎮寫了兩篇,一是《》,二是《》,聚焦協和醫學院的“4+4”,結果第二篇引起了非常多的抨擊。
核心的抨擊是認為小鎮洗白、避重就輕,放著“階層固化”“門閥”不敢批判,非得研究“4+4”到底錯在哪里的細枝末節,猜測小鎮這么干是不是受什么人所托,要誤導大眾。
也有不少讀者批評小鎮只著眼于表皮,故意忽略本質、根本的“階層固化”“門閥”問題。
“階層固化”“門閥”等等,就是“主義”,而且還是空談、紙上、外來的主義,“階層固化”源自西方社會學和經濟學理論,尤其是關于社會流動性和社會結構變化的相關研究。
但針對一個問題,倘若一上來就直接升級為終極的“階層固化”,籠統以蓋之,那么請問,解決辦法何在?直接革命嗎?那應該去行動,而不是在文章后面不斷的留言。
只有把問題具體化,才能找到具體的責任人,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法,然后不斷擴大,從點到線再到面,持續地改進,這才是能夠實踐的。
決不能僅僅停留在發泄情緒上,情緒發泄完了,之后怎么辦呢?籠統的無限抬高問題的層級,把具體的問題變成了“主義”之爭,具體責任人反而隱身了。那幾天之后,輿論退潮,什么都不會改變,只有聚焦具體問題,才會一步步變得更好。
借用胡適的解決問題的三步驟。
針對董小姐、協和醫學院“4+4”,首先要研究問題,思考這種現象之所以出現,具體的問題在哪里。一定要具體,越具體越能找到最關鍵的漏洞和責任人,這就是第一步,也就是小鎮昨天談的《》,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協和醫學院的“4+4”問題出在哪里。
這也被不少讀者朋友批評為只談表皮、忽略本質。但人不可能一眼就看到本質,何況所謂的“階層固化”“門閥”也不是本質,而是一種猜測、一種現象。
董小姐這件事本質真的是“階層固化”“門閥”嗎?
如果這就是“階層固化”,為什么董家三代嚴重跌落,從爺爺輩對應部級的院士,跌落到父母輩的廳處級中層,再到董小姐甚至只能靠鉆空子。如果這是“階層固化”,董家是“門閥”,那又如何解釋如此猛烈的階層跌落?哪里有這么脆弱的“門閥”。
中學政治一再教育我們,要從表面逐漸深入到本質,這也是最基本的唯物主義認識論,一上來不去研究具體問題、不進行邏輯思考,直接得出所謂的“本質”,這是唯心,而且還是及非常初級的原始水平。
在這篇文章的最后,小鎮通過對協和醫學院“4+4”的具體問題分析,總結出生源審核、畢業論文、入院規培這三個環節存在嚴重問題,那么解決方法就很明確了,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確定具體責任人,參考其他做法或者針對協和醫學院情況定制一套新方案,堵住已經發現的問題。
把這些已經發現的、潛在沒發現的問題一一發現之后,就會面臨不同解決方案,到底選擇哪一個。比如是徹底禁止“4+4”,還是持續改進,是降低門檻、公開透明,還是提高門檻、嚴格審核等等,這都是要選擇的,這就進入了胡適提出的第三步,不同解決方案的選擇中,就體現“主義”。
而小鎮第一篇《》,大體相當于胡適解決問題的第二步到第三步之間。
現在媒體、網絡太發達,導致信息過載,越來越多的人沒有耐心看完幾千字的文章,何談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相比讀一篇幾千字的文章,調研思考是非常辛苦的,要跑到一線、收集資料、考察實情、征求意見,還要吃苦冒險,這才能對一個問題有所了解,進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其實小鎮已經偷懶了,文章中的分析僅僅是基于經驗,初步做出的判斷,到底是否屬實,還需要大量的調查。
調查研究這么辛苦,無法輕松獲得及時滿足,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空談“主義”,就好像口必稱“門閥”“階層”“割裂”就顯得非常了解問題,抓住了所謂的本質,覺得談得是根本解決,不屑于研究具體的問題。比如有讀者批評道“大家討論的是階層固化的問題,并不是4+4的問題,東拉西扯的”。
自然更看不上小鎮分析是不是生源審核不嚴、畢業論文審核形式化,以及背后是不是存在不作為、懶作為的瀆職行為?
用胡適的兩句話結尾:
“我希望中國的輿論家,把一切‘主義’擺在腦背后,做參考資料,不要掛在嘴上做招牌,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這些半生不熟的主義,去做口頭禪”。
“‘主義’的大危險,就是能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為尋著包醫百病的‘根本解決’,從此用不著費心力去研究這個那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法子了”。
與愿意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心人共勉。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