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以來,市場上可能最愛提的兩個字就是:風險。
如果問廣大股民,他們一定會感到四月特別難受。
但實際上,回頭一看,也沒多大事。
甚至有些小伙伴還在所謂的風險中賺了超額收益!
那么,問題來了!
什么是風險?
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理解不了風險,就不可能在股市賺錢。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一點我的心得,希望能幫到部分讀者。
一、什么是風險?
風險的定義是:某種特定的危險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其產生的后果的組合。
也就是說,風險由兩個因素組合而成:
1.危險發生的概率;
2.危險事件發生后所產生的后果。(也就是嚴重程度)
這就有意思了,你真的能正確評估概率和后果嗎?
舉個例子,在特朗普在月初突然加征對等關稅時,全球暴跌。
由于我們在過清明,每個人心里就在盤算,A股和港股開盤后會怎么走。
大家心里只有一句話:風險巨大。
那么大家所認為的風險巨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恐怕沒幾個人真的說得出來!反正就是覺得風險巨大,于是就著急想跑。
結果,不少人割肉在底部。
這就說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特朗普帶來了什么。
我們應該如何判斷特朗普帶來的風險呢?請看下面幾個問題:
1.開盤后暴跌的概率有多大?
2.會暴跌多少?
3.會一直暴跌嗎?
4.暴跌到什么位置會反轉?
5.反轉后能漲回去嗎?
6.漲回去要用多少時間?
7.假如開盤就跑,能在底部接回來嗎?
8.國家隊控得住場嗎?
9.A股會因為特朗普而改變牛市的趨勢嗎?
只要你在別人慌亂的時候,認真思考了上面的問題,就會對所謂的風險完全不在乎了。
甚至這就是一個賺超額的機會。
在開盤前,我給我社群小伙伴發了應對的策略。
我明確指出,不要賣,因為賣出后,你大概率接不回來。
我定義這是流動性沖擊!
流動性沖擊來得快,去得也快。
我們更應該在跌到心理價位時,動用債券倉位去補倉賺超額。
你看,如果對風險有正確的認知,風險往往帶來的是機會!!!
二、人們對風險帶有極強的主觀性
上面說到,風險的兩個維度:概率和后果嚴重程度。
然而,人們對這兩個因素的評估都非常主觀,所以常常出錯。
比如,都知道股市是7賠2平1賺。
概率都是明明白白告訴你了,但股民朋友在意這個概率嗎?
大部分人股民都認為自己一定是賺錢的10%。
但...你憑什么?
再比如,一只上漲的股票,大家會想當然的認為它還會繼續漲,一只下跌的股票,大家會想當然認為它還會繼續跌。
于是,人們總是在底部的時候越來越悲觀,去年924之前,全網都在鼓吹會跌到2000點。完全失去了理性。
而一旦上漲到頂部,則是越來越樂觀。似乎牛市會一直延續下去。納斯達克100etf就是在頂部的時候放出天量,份額暴漲。把一堆人套死在山頂。
對于后果的嚴重程度,主觀性一樣很重。
舉個例子,當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時候,全網就開始制造恐慌和焦慮了。
大家會認為這是全球發展的重要拐點,天要塌下來,會陷入大蕭條。
但關稅戰打到現在,我們神奇的發現特朗普就是紙老虎而已。
天塌不下來。股市也漲回去了。
未來,我們甚至可能看到,中國利用美國犯錯,加快了彎道超車的節奏。
我們有時候會高估后果,有時候會低估后果。
比如,我經常提醒讀者,某個投資組合的最大回撤是25%,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讀者則很不屑的說:我能承受25%的回撤。
然而,往往在跌到10%的時候,他就慌里慌張的來找我了。甚至忍不住想賣了。
再比如,很多股民總愛去買垃圾股,而他們忽視了垃圾股退市的巨大風險。
也忽視了一旦遭遇巨大回撤,回本是很困難的。
虧50%,可是要漲一倍才能回本。而股市的正常回報是年化8-10%。
總之,人們對風險的主觀判斷常常會讓自己傷痕累累。
三、時間可以降低風險
有很多事,短期是不確定的,但長期是極其確定的。
比如,拉長時間后,股市整體的年化收益是8-10%。
但短期內,股市的波動則非常劇烈。
當我們在低估時買入指數,就只有波動的風險,沒有損失的風險。
但別忘了前提:一定要拿得住!
以這次特朗普帶來的沖擊為例,短期的下跌根本不可怕,因為遲早都會漲回去的,虧不了錢。只不過是多付出一點時間而已。
我一直都在跟讀者朋友強調,進股市的錢,一定要是長期不用的閑錢,且不要加杠桿。
那么時間就是我們的朋友。
很多人也會反問:長期是多久啊?等10年嗎?
抱歉,我無法給你等待的確定時間。如果有人知道答案,股市就沒人虧錢了。
我們要用概率來對待這個問題。
比如,一個牛熊周期是3年到3年半。
遇到極端情況可能會延續到5年。
也就是說,只要在底部區域買入,5年以內,你會有很不錯的收益。
股市有時候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但也要注意,如果你買了自己不懂的東西,時間可就不是朋友了。
在大幅波動中,你根本就不可能拿得住。
因為不懂,所以無法判斷這個東西帶來危險的概率和后果。
買了這樣的資產,心里能不慌嗎?
要牢記:跨出能力圈才是真正的危險。
四、波動不等于風險
在大多數人眼里,下跌是風險,上漲是機會。
但市場不應該是越漲風險越大,越跌風險越小嗎?
所以,本質上來講,波動并非是風險。
但波動給人們心理帶來的影響,往往是風險。
比如,當股價從3塊漲到5塊,投資者就非常高興。
可當股價從5塊跌到4塊時,他就不開心了,后悔沒有在5塊的時候賣掉。
這種心理就會刺激他在股價回到5塊的時候迫不及待的賣掉。
可賣掉后,股價可能會繼續漲到15塊。
賣飛對心理的刺激更大。
人們就會害怕錯過繼續上漲的機會。
于是又追回去。然后股價可能跌回去。
波動會激發人性的嫉妒、貪婪、恐懼、希望、悔恨、焦慮。
引導人們不斷犯錯。
所以波動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態。
五、總結
風險是我們對危險的概率和后果嚴重程度的錯誤評估。
很遺憾的是,人類天生對概率不敏感!對嚴重程度的認知不足。
在決策的時候,還很容易被波動和環境干擾,導致心態變壞。產生更嚴重的誤判。
本來時間可以化解風險,甚至利用風險,但人們往往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讓時間成為了敵人。比如,買了不懂的東西,盲目加杠桿,滿倉梭哈,追高垃圾股,短錢入股市等等。
最后,人們在判斷風險的時候還帶有極強的主觀性。常常把風險當機會,把機會當風險。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其實,大家正確理解了風險后,解決方法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牢牢記住,風險不是危險,而是對危險的概率和后果評估。
因此,我們要鍛煉概率思維,要多讀歷史,多累積經驗,了解不同事件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