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
奧運冠軍全紅嬋在東京奧運會“一跳成名”后,她的家庭生活始終被人拿著放大鏡懟著看,尤其是她老家要蓋房子的事。
時間來到2025年5月,一則“全紅嬋老家建120平別墅”的消息突然沖上熱搜,全紅嬋好像又被輿論“拿捏”住了。
在相關(guān)的新聞中,評論區(qū)迅速分化:
有人點贊“為國爭光的姑娘值得”,
不過也有很多人質(zhì)疑:
“村干部哪來的權(quán)力獎勵土地”
“奧運冠軍就能搞特權(quán)?”
“憑什么別人蓋房子就違法,她蓋房子就是合法的!”
“普通村民申請宅基地要排隊三五年,冠軍家庭怎么這么快?”
那事實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現(xiàn)在看來質(zhì)疑聲無非是集中在這兩點:一是“村委會是否有權(quán)用集體土地獎勵個人”,二是“奧運冠軍是否享受審批特權(quán)”。
對此,邁合村村干部回應(yīng)稱: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村委會依據(jù)《土地管理法》和村規(guī)民約,對符合“一戶一宅”條件的村民分配使用權(quán)。全紅嬋家庭此前因經(jīng)濟困難長期無自住房,符合申請條件;獎勵實質(zhì)是“優(yōu)先審批資格”,而非贈送土地所有權(quán)。
湛江市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補充,宅基地審批需經(jīng)村、鎮(zhèn)、縣三級審核,不存在“村委說了算”的情況。
至于“審批加速”質(zhì)疑,法律界人士分析:奧運冠軍身份可能影響審批優(yōu)先級,但程序合法即不構(gòu)成特權(quán)。類似“見義勇為者優(yōu)先分房”的政策,在多地均有先例。
其實我倒是覺得,全紅嬋家要是沒有能力蓋新房子,到時候恐怕又要被一些殖人陰陽怪氣地嘲諷
——“移民了你就開心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身為兩屆奧運冠軍的全紅嬋要是連個基本的住所都沒有,傳到國際社會上恐怕要被笑話。
而全紅嬋一家過去的生活條件也著實不好,用她母親的話說,“孩子們回來連個自己的房間都沒有”。全家七口人擠在果園的平房和村中大伯名下的老宅里,全紅嬋每次回老家只能借住爺爺家。
2024年底,全紅嬋母親在紀錄片中落淚道:“最大的愿望是蓋棟樓,讓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房間?!?/p>
幸運的是,這個愿望在2025年5月3日成為現(xiàn)實。
邁合村村干部向極目新聞等媒體證實,全紅嬋家新建的宅基地是村里對她2021年奧運奪冠的獎勵,地塊面積120平方米,審批流程合規(guī)后正式開工。
施工方介紹,新房計劃建成兩層半農(nóng)村“別墅”,工期約一年,建成后預(yù)計可提供約300平方米居住空間。
“不是豪宅,就是普通農(nóng)村房”
面對“建別墅”的傳聞,全紅嬋哥哥全進華在直播中澄清:“我們村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蓋房用的是我?guī)ж洈€的錢,就是讓弟弟妹妹回家有地方住?!?/p>
施工方提供的設(shè)計圖顯示,房屋采用農(nóng)村常見的兩層半結(jié)構(gòu),外墻為普通涂料,無網(wǎng)傳的“泳池、花園”等豪華配置。
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處宅基地還承載著地方的別樣文化意義。
廣東農(nóng)村歷來有“以宅獎功”的傳統(tǒng),例如為族中杰出者單開族譜、開放祠堂中門等。村干部表示:“全紅嬋讓全世界知道了邁合村,這是集體對她的感謝。”
截至2025年5月5日,新房工地已立起圍擋,打樁機正在作業(yè),一切都在正常進行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