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敏
看望特殊老人、進行臺賬質量督導、擬訂培訓方案和計劃……雖說是“五一”假期,光大百齡幫·寧波福齡頤養院副院長、“95后”姜新蓮依舊選擇堅守崗位。從業7年,她為上千名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還領銜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養老護理員數百名。前不久,姜新蓮獲第十三屆“浙江青年五四獎章”,收獲了鮮花和掌聲。
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2024年9月,寧波市印發《寧波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施計劃》,明確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各領域,構建“產、城、人、文”青年服務場景,讓更多青年“奔甬而來”、實現夢想。
安居,才能樂業。圍繞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寧波市積極構建青年友好“服務圈”,持續優化青年就業、住房、培訓賦能等發展環境,為青年提供從奔赴寧波到扎根寧波的全鏈條服務。
“我是在小紅書上了解到寧波青年人才驛站的,7天免費住宿對剛畢業的大學生非常友好。”從長春來寧波求職的丁俏予,入住了寧波鄞州區福明街道橙寓江南社區站。從申報到審批通過,只用了不到3小時。“來甬第一站”的溫暖,讓她對寧波投出“心動”一票。丁俏予說,自己想要扎根于此,成為一名新寧波人。
像這樣的青年人才驛站,寧波市有45家,已為逾2萬名畢業前一年、畢業當年及畢業后三年內的青年提供了入住服務。前不久,奔甬青驛·寧波市青年人才驛站2.0版本發布,升級服務、優化審批流程,為有意來甬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一站式臨時住宿、就業創業指導、政策信息、培訓交流、社會融入等服務。寧波團市委還聯合市住建局等單位,推動5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進高校。
“我體驗了‘青年夜校’的攝影課,老師非常專業,講的東西也很有技巧。”來自浙江萬里學院的高同學說。眼下,上夜校已然成了不少青年夜生活的打開方式。
做好青年服務工作,必須呼應青年需求、貼近青年“脈搏”。聚焦賦能青年發展,寧波市共有113個“甬青優學·青年夜校”點位、353門課程供青年就近就便“充電”。作為“甬青優學·青年夜校”的重要陣地,寧波市青少年宮新城活動中心積極打造青年版“少年宮”,推出羽毛球、AI效能提升、咖啡制作等課程,新潮又實用。
在寧波,就業有支持、創業有機遇,青年施展才華的舞臺十分廣闊。
寧波7號夢工場——鄞州區大學生(青年)創業園,通過打造“園區+基層+高校+企業”孵化新空間,搭建“政策優化+培訓輔導+金融扶持+業務幫扶”服務體系,已培育孵化企業6800余家,每年開展各類青年創業創新活動100余場,服務青年4.5萬余名。
入駐園區的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由一批充滿干勁的“90后”組成。“優渥的外貿土壤和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吸引我們來到寧波,落地此處。”該公司執行董事陳鑫說,在房租減免和資金補貼等政策支持助力下,公司駛上了成長“快車道”。2024年,該公司被評為浙江省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
大學畢業后,鄞州姜山歸本水稻農場負責人汪琰斌回鄉端起了“泥飯碗”,經營2600畝沃野變身“90后”新農人。他創新稻蝦綜合種養、彩色油菜花種植等模式,年育糧2200噸,創收800萬元,辦市集、拍短視頻讓鄉土IP破圈生長。2024年,汪琰斌打造的“莫笑農”青年入鄉共富服務小站正式開業,不僅成為對口幫扶的新窗口,還是寧波農創青年集聚地、項目轉化孵化器。
為了讓更多“汪琰斌”茁壯成長,今年寧波市還將實施青年入鄉聚力共同富裕行動,計劃建設120個青年入鄉實踐點,開設“甬青優學·青年夜校”鄉村課堂,為鄉村青年提供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助力一批“青創農場”提質發展。
青年是創業創新的“主力軍”,要為他們搭平臺、架梯子。目前,寧波市打造青年就業見習基地565個、青創空間209家,覆蓋青年創業全周期。2024年,寧波市發放青年創業小額貸款1.9萬余筆,貸款金額逾30.7億元,為有夢想的青年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助推青年與寧波共成長、共奮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