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州5月5日電 (戴文昌 高展)今年“五一”假期,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萬象街、姚寨溝、萬象洞等核心景區人氣火爆,致使酒店“一房難求”。面對游客住宿難題,武都區緊急啟用學校宿舍、養老機構等10個臨時安置點,將“暖心”二字融入,以獨特的“待客之道”溫暖著異鄉人的每一段旅程。
5月1日,志愿者在臨時安置點制作餐點。 武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滿房!滿房!”5月1日下午,武都區大街小巷的賓館招牌接連亮起“客滿”提示。面對火爆的旅游態勢導致部分游客住宿難突發情況,武都區迅速啟動應急保障預案,開辟“暖心轉運通道”。
來自重慶的游客沈唐勇一家自駕游抵達時,正為無處“落腳”發愁,酒店負責人的建議讓他們看到希望,“快聯系政府,他們能幫忙!”
在志愿者引導下,這家人當晚便住進了武都二中的學生宿舍。每個床位都配備了洗漱包與應急藥品,食堂還提供24小時免費熱粥。讓沈唐勇感慨道:“原本以為要在車里湊合一夜,沒想到當地政府連細節都考慮得這么周到!”
同樣來自成都的游客張子涵一家,凌晨兩點抵達武都。讓他感動的是,安置點的老師們仍堅守崗位,不僅幫忙搬運行李、協調床鋪,還遞上礦泉水和面包。
“我愛人懷著孕,本來擔心住宿條件差,結果被子干凈,還特意送來孕婦餐,細節里全是溫度。”張子涵掏出手機展示孩子寫的游記,“這趟旅行像當了一回‘特別的學生’!”
圖為工作人員為游客辦理住宿手續。武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保障游客從高速路口到安置點的無縫銜接,武都區工作人員化身“擺渡人”,在景區、酒店間穿梭協調;志愿者變身“生活管家”,耐心解答疑問、分發物資;教育系統連夜整理出教室宿舍,后勤人員仔細晾曬被褥、清掃房間。
“雖然條件比不上酒店,但我們盡力讓游客住得舒心。”一位參與安置的老師說,宿舍樓黑板上“歡迎同學們返校”的標語旁,游客用粉筆畫出愛心,補上一句“也謝謝武都!”
不僅如此,為應對假期車流高峰,武都區在鐘樓灘、東江全區域開放臨時免費停車位,并增派志愿者引導車輛“按位順向”停放。同時,武都交警部門借鑒“柔性執法”經驗,對輕微違停行為以教育勸導為主,全力確保道路暢通。
圖為當地學校連夜整理被褥。 武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值得關注的是,武都區早在節前便啟動“暖城行動”,發布停車位免費開放通告,新增1200個臨時車位;開通5條景區直達專線,加密城鄉公交班次;推出“文明商戶”評選,引導商家誠信經營。該區還建立了“游客需求響應機制”,任何問題15分鐘內必有回應。
今年,武都區依托“甘陜川文旅環線”戰略,實現與九寨溝等景區無縫銜接,“早上觀水、下午探洞、夜晚宿營”的跨區域旅游模式廣受追捧,多元保障與特色體驗也為游客留下了“暖心武都”的美好記憶。
“這不僅是一次應急保障,更是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場城市與游客的雙向奔赴。”武都區“五一”節假日游客住宿保障專班主任陳明說,未來,該區將探索“彈性住宿”“共享民宿”等長效機制,讓“暖心武都”成為金字招牌。(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