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錢海盈)五一期間,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傳世真跡·限時綻放——館藏書畫藝術巡禮”展覽開幕。展覽限時展出館藏書畫珍品60余幅,集結傅抱石的《林海雪原》《大渡河之悲劇》、錢松喦的《江上朝暾》等大師丹青真跡,展現“當代草圣”林散之、蕭嫻等書法大家的筆墨風骨,盡顯楹聯匾額的文心風雅,串聯起藝術與時代的脈動。
從傳統山水到當代革新,從書法墨韻到園林匾聯……展覽分為“天趣畫境 古意遺韻”“丹青流韻 新境生輝”、“筆墨春秋 風骨意趣”和“園冶文心 雋永風雅”四大單元,全方位展現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突破。
1951年1月,正在南京任教的傅抱石,受南京市委之邀,創作一幅表現太平天國的畫作。“展覽中展出的這幅《大渡河之悲劇》就是以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被清軍圍困在大渡河畔,全軍覆沒的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策展人朱婧介紹。在作畫過程中,傅抱石有感于紅軍當年在安順場的壯舉,創作了中央革命歷史題材畫作《強渡大渡河》。
展覽中的這幅《江上朝暾》是錢松喦66歲時所創作。全圖構思巧妙,給人以雄渾、險奇、蒼茫光潤、積極向上之感。打開畫幅,南京江邊上的燕子磯突兀于畫幅中央,濃墨、淡墨夾寫其間,使得燕子磯更加雄奇、險峻、蒼潤,加之以渾厚的淡墨虛寫長江,南京煉油廠則在黛墨嵐氣中閃閃發光。
第四單元則展出了一些館藏的楹聯和匾額,這些作品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的瞻園園林特色相輔相成,形成意象美學。
20世紀70年代,趙樸初為“瞻園藝舍”藝術沙龍親筆題名。書畫藝術家林散之、傅抱石、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李味青等藝術大師都曾先后來到瞻園雅集潑墨揮毫,瞻園藝舍在藝術家心目中的地位與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一個高雅藝術聚會的場所。朱婧介紹,展覽中的這幅《瞻園藝舍》書法作品就是館藏原件。
“近現代書畫真跡是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藏的亮點,但因文物保護需求,這批字畫無法長期展示。此次五一假期,本著‘讓文物活起來’的精神,我們遴選出部分珍品予以展示。”朱婧告訴記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