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富錦縣城東南方向約20公里處,五頂山靜臥在小興安嶺余脈間。這片120平方公里的山林,曾在1942年春天被日軍鐵蹄踏入,從此成為浸透血淚的人間煉獄。當歷史的風掠過盤山道上凹凸的石階,每一道溝壑都在無聲訴說著數(shù)萬中國勞工被強擄至此的血色記憶。
一
1942年,日本關東軍為修筑軍事要塞,將熱河、錦州、唐山等地的青壯年成批押解至五頂山。黎明的薄霧中,勞工們被鐵鏈鎖成串,像牲畜般被驅趕著走向工地。他們用雙手鑿出的石階至今留存,每一級都凝結著暗紅的痕跡——那是鎬頭砸進巖石時迸裂的血珠,是凍瘡潰爛后滴落的膿血,是被皮鞭抽裂的脊背滲出的血漿。日軍的管控森嚴到病態(tài):偽滿軍官禁止靠近施工區(qū),勞工左腿被麻繩捆成五人間距,夜間如廁需集體行動,仿佛一串被拴在苦難鏈條上的活牲口。
樹皮搭成的窩棚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50余人擠在不足20平米的空間里,身上的單衣早被磨成碎布,凍瘡順著腳踝爬上膝蓋,潰爛的傷口混著草屑和凍泥。每日的餐食是兩個發(fā)霉的黑面餅子,硬得能磕掉牙齒,一碗漂著爛菜葉的鹽水湯里,偶爾能看見浮著的蟲尸。試圖逃跑者會被綁在松木桿上,當著眾人的面用刺刀剖開腹部,腸子拖在地上的慘叫持續(xù)半日;患病者被扔進用鐵絲網(wǎng)圍起的“診療所”,那是長寬不足三米的露天狗圈,零下三十度的風雪中,他們蜷縮著啃咬凍硬的樹皮,直到身體凍成青紫色的冰雕。
二
1943年深秋的夜晚,勞工們罕見地領到白面饅頭和豬肉燉粉條。三年苦役中從未有過的“優(yōu)待”讓許多人落下眼淚,卻不知這是死亡前的“餞行飯”。次日凌晨,他們被驅趕到山間洼地,當?shù)谝豢|陽光爬上山頂時,數(shù)十挺機槍從灌木叢中探出黑洞洞的槍口。幸存者孫同修記得,子彈像暴雨般掃過人群,前一刻還捧著饅頭的年輕人瞬間被撕成碎片,他躲在尸體堆里裝死,血腥味嗆得他幾乎窒息,溫熱的鮮血順著山坡流進衣領,浸透了后背的棉衣。
這片洼地后來被稱為“千人坑”,而這樣的屠殺在東北大地反復上演。虎林地區(qū),從太行山區(qū)被俘的抗日軍民、新四軍戰(zhàn)俘被鐵鏈串成千米長隊,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徒步前行,凍瘡掉的腳趾凍在雪地上,走出一串帶血的腳印。原虎頭要塞工程隊長石原勇在回憶錄中承認,1939至1941年間,2000余名華北戰(zhàn)俘被投入“死亡工程”,他們住在地洞里,洞口終年燃著硫磺,嗆得人咳血,每天只給兩個凍得硬邦邦的高粱餅子,病了就被扔進“煉人爐”——那是用汽油桶改裝的焚尸灶,活人還在抽搐就被推進去,濃煙里飄著焦糊的肉味。
最令人發(fā)指的是工程竣工后的“滅口”行動。1940年虎頭要塞完工時,日軍在空地上擺下酒菜,勞工們捧著久違的米飯痛哭流涕,卻在舉杯之際,機槍從四周崗樓里噴吐火舌。1943年猛虎谷屠殺中,90%工程完成后,日軍以“發(fā)放路費”為名誘騙幸存者,當有人發(fā)現(xiàn)卡車里裝的不是行李而是彈藥箱時,機槍已經(jīng)掃射過來。子彈打光后,日軍用刺刀逐個補殺,山谷里的血水匯集成溪,將岸邊的石頭染成暗紅色,多年后當?shù)厝嗽谙走€能摸到子彈殼和碎骨。
三
為了維持這場“死亡工程”,日軍在華北建立起龐大的奴工網(wǎng)絡。塘沽收容所的五排鐵皮倉庫里,500多人擠在鋪滿稻草的地面上,糞便和嘔吐物順著墻角流成溝,傷寒和鼠疫像野火般蔓延,每天清晨都有十幾具尸體被拖出去。石家莊集中營的“采血室”里,勞工被綁在鐵架上,日軍用粗針管抽取鮮血,直到嘴唇發(fā)紫昏迷過去,體弱多病者會被直接扔進“血池”——那是一個注滿福爾馬林的大池子,用來浸泡尸體制作標本。
1943年頒布的《保安矯正法》讓整個華北陷入白色恐怖。沈陽街頭,警察會突然封鎖街道,將路人按“浮浪犯”罪名抓捕,3576人在一天內(nèi)被塞進悶罐車,車廂里沒有食物和水,抵達牡丹江矯正院時,已有三分之一的人窒息而死。幸存者王順發(fā)記得,那里的勞工戴著20公斤重的腳鐐,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里開鑿石山,監(jiān)工牽著狼狗巡邏,只要有人動作稍慢,就會被狗撕咬得遍體鱗傷。晚上收工后,他們被關進水牢,齊腰深的冰水里泡著十幾具尸體,凍瘡潰爛的傷口泡在水里,疼得鉆心,第二天早上,水面會結上一層薄冰,勞工們要砸開冰面才能爬出來。
四
七十年后的今天,五頂山的杜鵑花依然在春天綻放,可山澗的泉水始終帶著鐵銹味。考古人員在虎頭要塞周邊發(fā)掘出37處萬人坑,有些遺骨的手腕上還套著生銹的鐵環(huán),頭骨上嵌著三八大蓋的彈頭,骨盆處卡著未取出的刺刀碎片。當年參與屠殺的日本士兵佐藤正男在日記中寫道:“處理尸體用了三天,山上的烏鴉都飛光了,因為血腥味太濃,連蒼蠅都不敢靠近。”
在迎門頂子山溝深處,每逢陰雨天氣,當?shù)厝巳阅苈犚姷统恋陌Ш浚駸o數(shù)冤魂在風中嗚咽。這些刻在大地上的傷痕,是三十萬勞工用生命寫下的控訴書——他們中,有的是被強征的農(nóng)民,有的是被俘的戰(zhàn)士,有的是街頭流浪的孩子,卻都在最好的年紀,被剝奪了生存的權利。當我們站在和平的陽光下,不能忘記那些被埋在萬人坑里的冤魂,不能忘記那些被鐵鏈鎖碎的青春,更不能忘記那段用血淚寫成的歷史。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日軍在侵華戰(zhàn)爭中犯下的反人類罪行,有實物證據(jù)、有文獻記載、有幸存者證言,鐵證如山,不容置疑。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守護真相,為了讓“萬人坑”的悲劇不再重演,為了讓和平的陽光永遠照耀在中華大地上。那些浸透血淚的石階、那些沉默的白骨、那些風中的哀嚎,都在警示我們:忘記歷史等于背叛,捍衛(wèi)真相就是捍衛(wèi)正義。唯有銘記,方能前行;唯有自強,方能安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