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聽說過陪診師這個職業,現在國家開始給這個行當發"上崗證"了。
2024年,央視新聞曾兩次報道了這個新興職業。轉過年來,2025年春天,四川人社廳就放出消息:全國第一本陪診證在成都誕生。這可不是簡單發個本子,說明這個行業要走上正軌了。
為啥突然冒出這么個證書?
您看現在去醫院有多難就知道。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醫院里拄拐杖、坐輪椅的老人比比皆是。
子女要上班,老人自己跑醫院,光是掛號、檢查、繳費這些流程就能把人繞暈。更別說外地來看病的,人生地不熟,醫院科室都找不著北。
這時候陪診師就派上用場了。他們就像醫院里的"活地圖",帶著老人掛號取藥,幫忙跟醫生溝通病情。
去年我朋友家老爺子做手術,孩子都在外地,就請了陪診師全程陪著。老爺子后來直說:"比自家孩子還貼心,檢查單子都幫我收得整整齊齊。"
對異地求醫的人來說,陪診師更是救命稻草。您想啊,外地患者好不容易搶到專家號,結果因為不熟悉流程錯過檢查時間,這種糟心事可不少。
專業的陪診師能提前規劃好就診路線,代排隊取報告,連病歷本都幫著整理。聽說有患者算過賬,請陪診師花的錢,比自己在陌生城市多住兩天酒店還劃算。
現在成都這個證書一發,算是給行業立了規矩。考證得學醫療常識、急救技能,還要熟悉各大醫院的就診流程。這可比以前隨便找個人陪著看病靠譜多了。
要說未來發展,這行當絕對算得上朝陽產業。醫院智能化越發達,反而更需要人情味服務。
現在很多90后都開始入行,有的還開發出"就診攻略""康復跟蹤"這些增值服務。有專家預測,未來十年陪診行業可能會誕生出細分領域,就像快遞行業分化出冷鏈、同城急送一樣。
不過要提醒想入行的朋友,這工作可不僅是跑腿那么簡單。得懂點醫療常識,會看檢查單,還得有耐心和老人打交道。
但話說回來,哪個新興行業不是從摸石頭過河開始的?
有了國家認證的證書,這條路算是越走越寬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