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智商究竟和什么有關系?
關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遺傳因素,其次是環境營養因素;
其實除了以上基礎因素,還有其他的因素會影響人的智商水平,來自美國哈佛的一項研究就對此問題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月份與智商的關系
來自哈佛大學的多項研究顯示,孩子的出生月份與其智力發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研究團隊通過長期的跟蹤調查發現,出生在9月至次年1月的孩子在體重身高智力測驗中表現得更加優異;
其中9月至10月出生的孩子,在入學后表現更加突出,例如在中國部分985/211大學中的新生數據中,9月至10月出生的學生比例更高。
而10到12月出生的孩子往往在智商水平上表現更加優異,這可能與孕期營養結合條件以及入學年齡的優勢相關。
對此結果,哈弗研究團隊也作出了一定補充,出生月份的智商差異僅為0~6分;
并且這種差異可能受入學年齡等混雜因素影響,實際臨床意義有限,不過雖然臨床意義受限,也不否認這項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孕期營養與發育優勢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月份對智商的影響?大致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1、孕期營養優勢:
出生在10~12月的孩子的母親的孕期通常在春季,而春季往往氣候宜人,有著新鮮的蔬果,孕媽一般會心情愉悅;
而孕早期是胎兒神經發育的關鍵期,春季的舒適環境能夠促進大腦后會形成和器官發育;
并且此時的營養也攝入充足,會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智力發育。
2、身體發育優勢:
10~12月出生的孩子的爬行階段通常在夏季,也就是次年5~7月;
此時衣著輕便活動自由度更高,胎兒更愿意出現爬行學習行為,這些行為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腦神經連接,促進輸液協調和空間感知能力
3、適應優勢:
9月一般是學校入學時間,10~12月出生的孩子往往會在明年9月入學;
所以他們入學時年齡會較大,在一定程度上來看,他們心智成熟度比其他月份出生的更高;
因此在學習適應上和社交能力上會占據一定優勢,表現出更高的智商水平。
促進智力發育的科學方法
雖然月份與智商存在一定關聯,但不起在孩子智商發育的過程中并不起到決定作用;
從育兒心理學(Parenting Psychology)角度來看,想要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家長可以嘗試這些方式:
首先,父母與孩子可以嘗試積極的高質量互動,比如一起閱讀,一起探討問題思考答案;
父母的陪伴和互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孩子大腦分泌,催產素增強信任感同理心和情緒調節能力;
來自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后設分析研究,顯示父母與孩子的高質量互動使孩子智商提升6分。
其次,父母可以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刺激孩子的認知發展,哈佛的一項心理學研究指出,0~3歲是孩子語言和認知發展的關鍵期,
家長與孩子頻繁的語言互動,比如描述日常問題,事物等,能夠顯著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這不僅是哈佛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自國內北大心理學的研究也顯示:早期語言刺激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
這是源于童年早期親子間的良性互動與情感支撐,是智力發展的基石。
除了以上兩種良性互動方式外,游戲與運動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有效催化劑。
個體在運動時,大腦會分泌一定程度的多巴血清素等神經遞質,這些神經遞質可以有效提升人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無數生理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三歲前每秒可形成700~1000個神經元連接,而適度的運動能加速這一連接過程。
我國心理學家洪蘭教授也曾指出,適度運動對孩子大腦發育的促進效果,遠超靜態學習。
游戲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有十分明顯的結果,但是這里的游戲指的是開放性的益智游戲,比如積木,手工玩具;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形式;
每天半小時的益智游戲能夠使孩子的認知能力顯著提升20%,也要注意避免可能出現的游戲成癮,適度游戲。
總而言之,孩子智力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出生月份的確存在一定關聯,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積極引導才是孩子自我完善,智力發育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